這些古鎮有的以建筑取勝,有的則以布局著稱,有的純粹是看的是民風民情,還有的則靜靜地偏安一隅…與烏鎮、西塘最大的區別是,這里看的是正兒八經的風景啊風景,不是黑壓壓的人頭啊人頭! 前童古鎮對于電影發燒友和喜歡陳逸飛的人來說,一定不會陌生,沒錯,這里就是《理發師》的取景地, ...
這些古鎮有的以建筑取勝,有的則以布局著稱,有的純粹是看的是民風民情,還有的則靜靜地偏安一隅…與烏鎮、西塘最大的區別是,這里看的是正兒八經的風景啊風景,不是黑壓壓的人頭啊人頭!

前童古鎮對于電影發燒友和喜歡陳逸飛的人來說,一定不會陌生,沒錯,這里就是《理發師》的取景地,這個江南最大的童姓聚居地,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氣勢恢弘,雕梁畫棟,粉墻黛瓦,渾然一體。整個小鎮是一幅古韻濃重的鄉村畫,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活水,八卦水系,流遍整個村落。村落按“回”字九宮八卦式布局。街巷異常狹小,建筑異常密集,身處其中就如走迷宮一般。
到達交通:從寧波火車站或寧波汽車南站坐寧波到寧海的汽車。乘中巴到寧海總站后,乘102路公交車到西站或南站

廿八都是位于浙閩贛三省邊界的一個小村落,深藏于深山中,因位置險要,儼然成了三省的“混血兒”。徽式的馬頭墻、浙式的屋脊、贛式的檐櫞、閩式的土墻在廿八都的建筑上和諧統一。而廿八都的銅鑼糕和豆腐更是值得一嘗的特色美食,如今的廿八都已經逐漸開始商業化,但神秘的色彩仍吸引了一大批人前往。
到達交通:乘火車抵達江山后乘坐201路即可抵達廿八都
串聯路線:江郎山—浮蓋山—廿八都—仙霞古道—戴笠故居—石鼓

高遷古民居在山水環抱之中,白墻灰瓦映襯著流水和綠葉。這個低調的村落始建于元代,如今留存的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筑,有11座古代民居被完整保留下來。民居的布局均為天井式,在如今已經很少能看到,再加上精美的磚雕和木雕,走進其中,如同穿越一般回到了舊時某個安靜的下午。村子里的居民,大多姓吳,也多是老人和孩子。其實不用帶著目的,看看老房子或是細細體味這里安靜閑適,就已經足夠了。
到達交通:在仙居車站坐到白塔鎮或橫溪鎮的車到白塔,大約20公里左右。到白塔鎮后離高遷就只有2-3公里了。找個當地摩托車,也可步行前往

麗水松陽從來就不乏古村古鎮,這些古村大多嚴格遵循古代風水來布局,深受耕讀傳家的思想影響。楊家堂村就是這里特別有味道的一個。這里群山環抱,依山而建的泥土瓦房逐層排開,夕陽西下時,站到村中最高點眺望,眼前一片金黃,黑色的瓦片屋頂和金黃的墻面的搭配簡直美呆了。怪不得這里被稱為“江南的金色布達拉宮”。
到達交通:前往麗水的古村最好自駕,麗水客運西站也可乘坐前往松陽縣城的汽車,之后再包車前往

深澳是桐廬一個清靜的小村落,這里少有商業氣息,一進村口,頗具歷史感的文化禮堂仍在使用,瞬間將人拉到解放前的歲月。深澳村保留了精美的明清古宅,斑駁的墻頭、精雕細琢的斗拱和門廊,推門而入,古樸的三合屋與四合屋內掛著字畫,儼然大戶人家的深宅大院,這里仍有不少手藝人,箍木桶的、彈棉花的、老式剃頭匠……平平淡淡中盡是生活的味道。如今,很多人已搬出古宅,建起了新樓。
到達交通:杭州南站、杭州西站和杭州客運中心站均有直達深澳的汽車,之后再包車前往。自駕從杭州出發 走杭新景高速深澳出口下,深澳出口左轉是狄浦,右轉是深澳
推薦串聯:桐廬荻浦村——深澳村——徐畈村——環溪村

烏石村遠離鬧市,古樸的房子,參天的大樹,綠油油的梯田和連綿的風光讓這里保留了極原始的味道,最有特色的是村中心的老房子,以千年不化的火山黑石壘成,寫著標語的老建筑隨處可見,爬到村頂,能看到壯觀的梯田景觀。清晨村中走走,黃昏樹下憩息,田邊、竹林漫步更是愜意。烏石村幾乎家家都是農家樂,完全可以小住幾日。
到達交通:可乘火車到杭州或金華,義烏,也可做客車到東陽,轉乘班車到尖山鎮,再到烏石村

浙江靠海的房子大多都用石頭壘葺而成,《舌尖2》里的石浦古城如此,名不見經傳的石塘鎮也是如此。而此處確是新千年第一縷曙光照耀的地方。如今的小鎮上多是老人居住,進入小鎮,沿著石街,一排排石屋高地錯落,遠處就是蔚藍的海水。奇妙的是,石頭房瓦上,都堆著細密的石塊或磚塊以防御臺風,這反倒更添韻味。每到秋冬漁季,港口會傳來時斷時續的馬達聲,待在碼頭上和漁民們聊聊天等夕陽都是極愜意的事。東南面的三蒜島也是一處避世的好去處。
到達交通:乘動車到溫嶺后在溫嶺汽車站乘前往石塘的中巴,約30分鐘一班車,車程約1.5小時。三蒜島有兩種途徑,一是買正規的郵輪船票,30元/人,二是坐私人漁船,每人20元/人。上島衛生費5/人

這里是被人遺忘的角落,村落沿著一條小河分布,穿梭在村落間,帶著徽派特色的古樸建筑自然最吸引人的,千柱屋是斯宅村的標志,穿過密密麻麻的晾衣架、貼滿春聯的老門板后,就來到了它的跟前,經過歲月洗禮后,依稀還能看到墻上的標語。高低錯落的馬頭墻下,幾聲狗吠和鄰里間的互相招呼聲讓生活氣息愈加濃郁。
到達交通:從諸暨客運中心旁邊的城鄉公交,搭乘去斯宅的車,一個小時左右到達終點千柱屋

碗窯是個被時間遺忘的地方,吱呀的老門板,高高懸掛的紅燈籠,屋前堆買的柴火堆,半掩著的門中有
上了年紀的老者,村后的三折瀑終年流淌著汩汩清流,沿著棧道,順著山勢而上,登頂即能俯瞰全村,在濃郁山林和朦朧的霧氣中,黑壓壓的瓦片屋頂被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如果碰上運氣好,碰上制陶碗的師傅坐鎮,可以親身體驗一下制陶的樂趣。
到達交通:自助:蒼南動車站公交直達靈溪車站后,前往橋墩的車,再轉橋墩-莒溪或者橋墩-騰垟的車,在碗窯下車自駕:走高速可從觀美互通下(溫州方向)或分水關互通下(福州方向),再沿104國道到橋墩鎮見指示牌即可轉彎。門票20元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臺州山門縣的東屏古村,那就是破敗。這個隱匿而避世的村落,建于南北朝時期,從年久失修的建筑、坑坑洼洼的小路再到留居不多的老人,處處都體現出古村的滄桑。村內曾有一座近千平米的宅院,卻毀于現代人的火災,火災后的殘骸仍靜靜矗立在原地,此處曾經是村中最好的宅院。每到秋天,村口的白茅草在風中搖曳,頗有夢幻之感。
到達交通:火車到臺州后在汽車站乘坐前往三門縣橫渡鎮縣方向的汽車,抵達橫渡鎮后包車前往
浙江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