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是一座古韻、脫俗、空靈的城市,不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而且飲食文化也是令人交口稱贊的。那么,京都有哪些特色小吃呢?北京青旅小編為您介紹一下。
烤年糕
這種年糕約拇指大小的片狀,然后穿到12公分長的竹串上,以炭火烘烤,沾上與大豆粉混合的白味噌。烤年糕起源于994年一條天皇時期向神進獻的貢品,以祈求百病消除。在北區紫野今宮神社面向東門的一和茶店從平安時代后期開始出售烤年糕了。
袛園香煎
袛園香煎是將大麥糙米炒過后磨粉加上紫蘇等藥草后以熱湯沖泡,為京都名產之一。東山區袛園的原了郭是以“袛園香煎”而聞名的的老鋪子,店內同時也銷售紫酥香煎等。
烤糯米團
是烤出來的糯米團,在京都一般是蘸砂糖、醬油后用海苔卷起來吃。另外還有用紅豆做餡的烤糯米團,一般用于拜神時的祭品,上賀茂神社等多數神社的門前可以買到。

京都料理
京都料理是受宮庭內宴席料理、寺院里的素食料理、茶道中的懷石料理三種料理影響發展而成。料理材料是以地名命名的京都新鮮蔬菜如:壬生菜、九條蔥、圣護院蔓菁等,再加入豆腐、生湯葉(豆皮)、干魚等清淡配料,最后裝盤。
湯豆腐
湯豆腐可以溫暖冰冷的身體,是日本冬季不可缺少的火鍋料理之一。它以清淡的口味和豆腐嫩滑的口感為其特征。基本的吃法是將手工制作的豆腐放入用海帶吊的湯中,煮到豆腐能保持原有形狀不至于碎的程度,然后蘸著佐料吃。據說,豆腐在鍋中漂起的瞬間撈出來吃味道最好。早先,湯豆腐是京都的佛教僧侶吃的食物。對于因宗教上的原因而不能吃肉和魚的他們來說,豆腐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可能是由于這個原因,京都有很多做美味湯豆腐的老字號名店。京都的冬天格外寒冷,所以在京都吃的湯豆腐也就格外可口。
大德寺納豆
將蒸過的大豆和在鹽水中浸泡過的豆曲混合發酵,經過2個月的烘曬,變成濃褐色的咸納豆。大德寺門前的一久將制作秘方沿襲500多年。
看了小編關于京都特色小吃的介紹,您是不是垂涎欲滴了呢?趁著“十一”小長假的到來,不如去京都來一場美食與美景交融的盛宴吧,相信您一定會流連忘返的。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