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汕尾屬于潮汕地區(qū),飲食習(xí)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州地區(qū)的影響,漸漸地匯兩家之所長,風(fēng)味自成一格。近年來新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華,聲名大振,成為聞名中外的菜系。
燒雁鵝
原來主要原料是野生大雁,因此得名。但雁鵝不多,冬季才有北雁南飛,改用草鵝。經(jīng)過精心制作,鵝皮已用油熗得酥脆,味道不亞于雁鵝。其特點是,皮脆肉嫩,骨透甘香,以梅膏醬佐食更美。上席時骨肉分開,成為老少咸宜的佐酒佳饌。
護國萊
護國萊是用番薯葉為主料的。關(guān)于它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相傳,南宋帝南逃至潮州的一座寺院里,饑餓難捱,僧人本想作點豐盛的飯菜款待他們,無奈寺中也無好菜。最后只好到后園里摘了一把軟嫩的番薯葉烹成羹湯奉上。宋帝吃后得以解饑,賜封為“護國菜”后來此菜傳到市肆,經(jīng)名師發(fā)展而成為名菜。現(xiàn)在此菜用冬菇、火腿作輔料,并用頂湯燴制。湯色碧綠,厚油蓋面,但肥而不膩。
太極芋泥
太極芋泥造型別致、細(xì)膩爽口,芋頭和紅棗都有健脾胃、補氣血的作用。太極芋泥不但味美,還有很好的食補作用。
縐紗甜肉
縐紗甜肉是潮汕地區(qū)喜慶筵席必備之品。將五花肉煮熟,皮上扎小孔,涂醬油上色,然后入鍋油炸至表皮收縮,取出,用冷水沖漂,去油膩,放入有竹簞墊底的砂鍋中,加水和糖燜,再加甜芋泥蒸,勾芡。肉軟爛甘香,是葷料甜作的一個典型菜例。
菜稞
菜稞是汕尾市最有名的小吃,有豬腸稞、重糕稞、菜頭稞、薯粉稞、油炸稞、鼎溜稞、升煽稞、鴨藍(lán)稞、銅盤卷、發(fā)稞、菜包稞、碗仔稞,還有各式各樣的稞條湯,糯米丸、尖米丸等。
姜薯
姜薯的吃法很多,有速食法、混制法、磨制法等。速食法是刨片放在開水中滾兩滾后加糖漿,俗叫泡姜薯湯湯中薯片,清香爽口。混制法是把姜薯切成小塊作為配料燒肉吃,可甜可咸,薯塊香松。磨制法是把姜薯在特制的磨缽磨成薯泥,姜薯松脆,磨后還存有粒狀,做成姜薯丸,香脆滑潤。
大三仙
吃海陸豐菜必吃大三仙,其實就是三種東西,上好豬腳、墨脯(大魷魚)和允。慢火細(xì)煲3個小時,豬腳膠質(zhì)豐滿彈牙,雞肉嫩滑中又帶少許墨脯的鮮味,三味混合,含“福祿壽”之意,好意頭!
生地水蟹湯
汕尾人請佳客,點的第一個菜就是“生地水蟹湯”,白色的瓷盆盛著一盆血黑色的湯水,湯的上面露出幾個紅紅的蟹足,別具特色。舀過湯后,盆底會露出了幾片生地黃,嘗一口湯,會感到苦而后甜,咸而后香。當(dāng)?shù)厝说某苑ㄊ怯醚酪У舸篌шP(guān)節(jié)后,把殼里的肉和湯一同吸進嘴里,肉味鮮香。
蝦蛄
到汕尾市必吃的一道菜是蝦蛄。蝦蛄學(xué)名叫管蝦,也叫琴蝦。蝦目蟹足,狀如蜈蚣,觸角兩對,第一對較長,呈鐮刀狀,體蒼灰色,尾節(jié)紅色。春季是蝦蛄的盛產(chǎn)期,這時的蝦蛄,肥大鮮嫩,肉中含有一條蛋黃,稱為“紅心蝦蛄”,最好吃。汕尾人有個吃法,叫做“先按摩,后脫衣,雙手要并舉。” 蝦蛄拿起來后,先用手指周身揉捏,然后雙手并用,按住兩邊,剝?nèi)ビ矚ぃ憧沙粤恕I俏踩擞幸环N獨特的吃蝦蛄的方法,就是把活蝦蛄用鹽腌一兩天吃,汕尾人尤其喜歡用這種咸蝦蛄來送番薯粥。
>> 更多美食詳情查看 汕尾美食
汕尾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收集而來,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