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許愿池是力量的象征。羅馬人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只要背對噴泉從肩以上拋一枚硬幣到水池里,就有機會再次訪問羅馬。很多旅游者在噴泉邊排著隊往里拋硬幣就是被這座城市迷住了的證明。噴泉的名字特雷維(Trevi)是三岔路的意思,因為噴泉前面有三條道路向外延伸,也正是噴泉名字的由來.

[羅馬許愿池景點介紹]
羅馬許愿池是力量的象征。羅馬人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只要背對噴泉從肩以上拋一枚硬幣到水池里,就有機會再次訪問羅馬。很多旅游者在噴泉邊排著隊往里拋硬幣就是被這座城市迷住了的證明。噴泉的名字特雷維(Trevi)是三岔路的意思,因為噴泉前面有三條道路向外延伸,也正是噴泉名字的由來.
許愿池總高約25.9 米(85英尺) ,高19.8米( 65英尺)寬,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在電影《羅馬假日》風靡全球后聞名于全世界。池中有一個巨大的海神,駕馱著馬車,四周環繞著西方神話中的諸神,每一個雕像神態都不一樣,栩栩如生,諸神雕像的基座是一片看似零亂的海礁。噴泉的主體在海神的前面,泉水由各雕像之間、海礁石之間涌出,流向四面八方,最后又匯集于一處。同時他也是著名羅馬假期的場景,尤其傍晚的時候來看,加上燈光和昏黃的天色,真的百聞不如一見的美。
夜色下的羅馬許愿池這個雄偉的噴線雕刻敘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建筑是一座海神宮,中間立著的是海神,兩旁則是水神,海神宮的上方站著四位少女,分別代表著四季。噴泉的設計者是沙維(Salvi),于1762年才完工,因此是羅馬噴泉中比較年輕的一座。
噴泉建筑完全采左右對稱,在中央立有一尊被兩匹駿馬拉著奔馳的海神像,海神像是在1762年雕刻家伯拉奇(Pie- tro Bracci)的設計。在海神的左右兩邊各立有兩尊水神,右邊的水神像上,有一幅「少女指示水源」的浮雕,而浮雕上面有四位代表四季的仕女神.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