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藏傳佛教傳入稻城縣在公元十一世紀未到十五世紀末期的三百多年的時間里,由于統治階級對烏期藏和吐蕃一貫采用教義戒規和封建土同的政策,促使藏蕃的封建領主統治擴大和加強,薩迦派政權,悉帕摩主巴政權時期,教主均兼攝政務,即政教合一的統治形式,這一時期,為不同土司領主服務,藏傳佛教形成了不同派別,如薩迦派、格魯派,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廣收信徒。
? 據傳,最早傳入稻城的噶舉派。距今已有八百三十多年的歷史,噶舉派由噶瑪巴,都松飲巴(公元1110――1193年,新龍人),南宋淳熙五年(公元1170年),南游幫普(又叫奔波――奔波寺)建立稻城縣最早的白教寺廟。明永樂年間,洛珍朗吉,原系白教徒,從師宗喀巴后,建黃教寺廟于翁根――雄登寺。廣收信徒承揚佛教,嚴格修行,重紀律。明崇禎中期,固始汗率兵進入藏區,扶持黃教勢力,甲布康珠羅絨于崇禎15年(公元1640年)創建貢嘎朗吉嶺寺發展黃教,戰地500余畝,僧侶300多人。黃教至傳入稻城,發展快,到目前社會影響及僧侶人數、寺廟規模均屬前列。
? 目前,屬于旅游重點寺廟的景點有:奔波寺、沖古寺、雄登寺、貢嘎郎吉嶺寺、蚌普寺、直共寺。
更多信息:如果您對稻亞的寺廟很有興趣,可以撥打我社的熱線電話,把您的想法告訴我們,讓我們為您打造屬于您的稻亞之旅。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