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都江堰市城西,是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守李冰為治理岷江水患率眾鑿離堆、穿二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創造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水利形式,創造出獨特的水工建筑藝術,是多種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示,體現出“天人合一”這一至高境界。作為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完美結合的經典巨制,都江堰具有現實的、無與倫比的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都江堰堪稱人類水利發展史上的曠世奇觀!
都江堰景區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91%,形成了絕佳的天然氧吧。都江堰水流急、落差大、浪花飛濺,激發出的負氧離子對調節、靜化空氣無疑有良好的自然作用,山、水、城、林、堰、橋自然有機地融為一體,游客至此,可以呼盡肺中的濁氣,洗凈心中的塵埃。入夜,從景區寶瓶口開始,沿江兩岸流光異彩、燈火輝映,夜啤酒長廊歌聲縈繞,人們迎著陣陣吹來的江風,把酒臨風,其樂融融,江風拂來,暑意頓消。都江堰消夏夜啤酒已然成為西部最具人氣、最佳的消夏避暑方式,夏日的都江堰已成為西部最佳避暑勝地。
綠色的環境、純凈的水質、涼爽的氣候、清新的空氣,全市人均壽名比全國高出5.7歲,2003年被成都市授予“長壽之鄉”稱號。到都江堰一游,可求美、求麗、求樂、求壽,都江堰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良的生態,清新的空氣,溫馨的人居環境,為游客提供了富有詩情畫意般的休閑度假空間。綠的世界、美的環境、長壽之地令您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傳奇古堰 亦幻亦真
??????????????????????????????????????? 都犀臺遠景?
??? 【斗犀臺】
斗犀臺,倚山臨江,是都江堰市的著名古跡。宋代斗犀臺上相繼建有“浮云亭”、“懷古亭”。歷經滄桑,原亭已不存在。
如今的亭子建于八十年代中期。
斗犀臺,是根據李冰勸江神酒,化犀牛相斗的傳說命名。相傳,兩千多年前,由于江神興風作浪,造成成都平原水災不斷。為乞求江神不再危害生靈,每年舊歷6月23日,老百姓都要殺豬宰羊敬江神,還要獻上童女兩名與江神為妻。但江神仍惡性不改,照樣涌水為患,百姓苦不堪言。李冰任蜀郡守后,決心設法為民除去這個禍害。就在那年祭祀江神之日,李冰將兒子扮成敬獻江神的童女,在這個地方擺好祭品,親自主持祭祀,向江神勸酒。李冰連勸三杯之后,見江神仍滴酒不沾,勃然大怒道:“我敬重你,請你喝酒,你卻不識抬舉!”撥劍刺向江神,江神見勢不妙,化作犀牛而逃,李冰也搖身一變,化作犀牛緊緊追趕,于是,兩條犀牛時而在江中,時而在這臺上,戰得天昏地暗。最后李冰在眾人的幫助下,終于殺死了江神,為民除去這個禍害。為了紀念李冰,人們將李冰斗犀的地方,稱為“斗犀臺”。
斗犀臺的對面就是都江堰渠首三大工程。斗犀臺的傳說發生在這里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歷代勞動人民渴望征服水患的愿望,對治水英雄李冰的崇敬和緬懷。
?
??????????????????????????????????????? 伏龍觀正門景
?? 【伏龍觀】
因李冰伏龍的傳說而得名。相傳古時岷江中有巷孽龍為害。李冰父子決心為民除害。二郎即帶“梅山七圣”與孽龍苦斗,終于打敗孽龍,追到青城山下,將孽龍捉住,用鐵鏈鎖在離堆之下。觀下深潭,傳為李冰鎖孽龍處。李冰父子鎖孽龍的故事,流傳年代久遠,北宋時已明確記載這里名伏龍觀,并在觀中紀念李冰。《宋蜀文集成》載:“李冰去水患,廟食于離堆”。宋景德中(約公元1006年),知永康軍馮伉撰有《移建離堆山伏龍觀銘并序》,中有:“不革舊名,惟崇新宇”等語,表明北宋前已經專祀李冰,并稱為伏名觀。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千年古堰 萬種風情
【放水節】
都江堰是天府之國的源頭,整個川西平原都受此恩澤。每年的清明節(4月5日),是都江堰灌區最盛大的節日。這一天,在擔任主祭官的當地政要主持下,堰工砍開竹索、拉倒榪槎、開堰放水,古堰兩岸人山人海,觀者幾重。面對滔滔的春水,人們歡呼雀躍,禱祝五谷豐登;歡聲笑語,隨春水流遍了整個天府大地。
【李冰誕辰】
每年農歷6月24日。正值鳥語花香之時,受到都江堰恩澤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扶老攜幼,來到二王廟焚香祭祀、懷念都江堰的創始人李冰。二王廟內人潮涌動,熱鬧非凡。
【都江堰啤酒節】
每年5月10日,都江堰夜啤酒節盛況空前。市內沿江兩岸歌舞升平、燈火輝煌、流光溢彩,在江水歡騰的岸邊,上萬人把酒言歡,對灑當歌。
?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