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的都市人,從鬧鈴中醒來,便機械式的開始一天的鬧騰的生活,從踏出家門的那一刻起,神經就開始緊繃,全身心投入到為生計奔波、為自己擠空間的游戲中,情緒變得難以控制,性情也就更是不可言喻,忙完一天下來,早已經精疲力竭,希望一覺再也不用醒來………或是找一處僻靜處,可以終身隱居,不問世事,那該是多么的美好!當然,這也只是我們的一時情緒,但是,當我們累了的時候,為何不尋一處有山有水,品茗論道的地方,暫時的擱下自己的疲憊呢?小編為你推薦四個修身養性的禪修靜地,不一定最好,但是也是最適合的……
????武當山
武當山
????武當山遠離繁華喧囂的寧靜、清秀和奇異的風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云端,所有塵世煩憂盡消于足下。環顧四周,七十二峰凌聳九霄,且都俯身頷首,朝向主峰,宛如眾星捧月,儼然“萬山來朝”。元人有詩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澗水長鳴。”武當山天柱峰一帶,山高谷深,溪澗縱橫,身入其境,會有俗念頓消的出世之感。
????武當山被世人尊稱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記載“武當”的含義源于“非真南巖武不足當之”,意謂武當乃中國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稱真武帝)的發跡圣地。因此,千百年來,武當山作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揚天下。歷朝歷代慕名朝山進香、隱居修道者不計其數,相傳東周尹喜,漢時馬明生、陰長生,魏晉南北朝陶弘景、謝允,唐朝姚簡、孫思邈、呂洞賓,五代時陳摶,宋時胡道玄,元時葉希真、劉道明、張守清均在此修煉。
????武當山的宮觀、道院、亭臺、樓閣等宏偉的古建筑群,遍布峰巒幽壑,歷經千年,沐風雨而不蝕,迎雷電竟未損,似是歲月無痕,堪稱人間奇絕。
????武當道樂“戛玉撞金,鳴絲吹竹,飄飄云端”,但凡親耳聆聽者皆肅然起敬,尊之為“仙樂”、“梵音”。 武當山武術以“內家功夫”而著稱,是中國武術中與少林齊名的重要流派,譽為“北崇少林、南尊武當。”傳說有的道士曾練成在萬丈懸崖上步履如飛的功夫,其卓絕處令人景仰。
????武當山以天機生化的旨趣和透脫通達的胸懷,將山的雄奇與嫵媚,水的流蕩與靜謐,霧的生騰與凄婉,人生意態的高遠與寬闊,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種奇特的人文景觀,千百年來,令游子心蕩神迷,令神仙留連忘返……
廬山
廬山
?
????廬山是一座詩景交融、名揚四海的文化仙境。因為她絕美的精致,“蒼潤高逸,秀出東南”的廬山,自古以來深受眾多的文學家、藝術家的表睞,并成為隱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動舞臺,從而為廬山帶來了濃濃的文化色彩,并使廬山深藏文化的底蘊。
????山水文化,是人們以自然山水為素材而創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客觀世界和自身的過程中辟出的一片壯麗天地,亦是構成中華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廬山的山水文化,是中國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國山水文化的歷史縮影。廬山的自然,是詩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
????也許是“文氣”太重,很少人知道廬山的宗教文化則更引人入勝。廬山宗教文化的獨特性則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這座云霧繚繞的靈山中,釋道兩教從互爭雄長走向攜手共勉;在這座縹緲的仙山中,移植來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四顆具有極強生命力的“文化”,它們在廬山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把廬山變成了宗教的薈萃地,神靈的伊甸園,宗教文化在廬山文化中的獨特地位是極為顯著的。
????廬山“道釋同尊”。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建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凈土法門,開創中國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禪師竺道生在廬山精舍,開創“頓悟說”。天師張道陵,一度在廬山修練;道教禪師之一的陸修靜,在廬山建簡寂觀,編撰藏道經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礎,并創立了道教靈寶派。從公元四世紀至十三世紀,廬山宗教興盛,寺廟、道觀一度多至500處。1942年,世界佛教聯合大會在廬山召開。本世紀初,二十余國的基督教教會匯集廬山。至今,廬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廟、道觀、教堂多座。
????現在,廬山的一些佛教禪寺都會組織全國的佛教信徒到廬山品茗修道,穿山修行禪服,放不下七情六欲的我們,做一天的和尚尼姑感覺會更加不一般吧!
峨眉山
峨眉山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也因金庸筆下的驚艷一世的峨嵋派而揚名天下,海拔3000多米的峨眉金頂上,觀日出、云海,還有佛光、圣燈,這才是傳說中的人間仙境!名副其實的遠離塵囂……
????相傳東漢時,山上已有道教宮觀。峨眉山被尊為普賢菩薩道場后,全山由道改佛。東晉時期,高僧慧持、明果禪師等先后到峨眉山住錫修持。唐、宋時期,兩教并存,寺廟宮觀得到很大發展。明代之際,道教衰微,佛教日盛,僧侶一度曾達1700余人,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至清末寺廟達到150余座。
????近兩千年的佛教發展歷程,給峨眉山留下了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產,成就了許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影響深遠的佛教圣地。峨眉山佛教屬于大乘佛教,僧徒多是臨濟宗、曹洞宗門人。峨眉山佛教音樂豐富多彩,獨樹一幟。
????只是峨眉山,一到旅游旺季游人甚多,而在金頂的寺廟內,一般人的體質都是不宜久留,神仙般的生活果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享受的。
? 五臺山
五臺山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東北部,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稱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也許是地理位置過于偏僻,五臺山聲名遠播,但是相比較其它名山大川,游客卻也相對甚少,這也是她榜上有名的原因之一。
????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筑最早地方之一。自東漢永平(58~75)年間起,歷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是中國歷代建筑薈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唐代全盛時期,五臺山共有寺廟300馀座,經歷幾次變遷,寺廟建筑遭到破壞。目前臺內外尚有寺廟47座。其中佛光寺和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兩座木結構建筑。顯通寺(靈鷲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羅睺寺被列為「五臺山五大禪處」。臺懷鎮是寺廟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臺山佛事活動和經濟生活的中心。相傳五臺山是文殊師利菩薩講經弘法的場所。歷史上,印度、尼泊爾、朝鮮、日本、蒙古、斯里蘭卡等國的佛教信徒,來此朝圣求法的甚多。是當今中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四處圣地,都是有著青山秀水,卻也不是游人太如織的地方,心情復雜的時候,不妨到這里稍作休憩,寄情山水,品茗論道,何樂不為啊!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