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新簡介一、【靈隱禪蹤】杭州素有東南佛國之稱,靈隱寺創建于東晉咸和元年(326年),是為杭州禪寺的最早蹤跡。靈隱寺前有飛來峰,崖壁精雕五代、宋、元石刻造像,蔚為大觀。寺名來自創建……,杭州旅游攻略,杭州游記攻略,杭州好玩嗎,杭州在哪里,杭州有什么好玩的,杭州怎么去,杭州怎么走,杭州住宿,杭州景點景區

問題:提問:背對背擁抱
我聽說杭州有西湖十景、還有新十景,到底哪些旅游景點好玩呢?
回答:回答:心跳的頻率
西湖新簡介
一、【靈隱禪蹤】
杭州素有東南佛國之稱,靈隱寺創建于東晉咸和元年(326年),是為杭州禪寺的最早蹤跡。靈隱寺前有飛來峰,崖壁精雕五代、宋、元石刻造像,蔚為大觀。寺名來自創建者印度僧人慧理所說的“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景名“靈隱禪蹤”,再現此意。
“泉自幾時冷起?峰從何處飛來?”靈隱寺前有飛來峰,崖壁精雕五代、宋、元石刻造像;又有冷泉之水,時而潺潺,時而湍急;這一山一水,一石一像,無不讓人常懷溯源尋蹤的意趣。靈隱周邊更有上天竺、蓮花峰等名山,佛音莊嚴,禪意隱現。所以禪蹤乃是靈隱山水的境界所在,取名“靈隱禪蹤”,而意境全出。
<靈隱禪蹤>
云林禪寺煙雨中,古剎幽深在雙峰,
天竺靈鷲錢塘落,慧理祖師開山功;
四大天王護彌勒,十二圓覺擁佛祖,
五百羅漢堂中立,一代活佛濟世生。
照壁古跡理公塔,摩崖造像春淙亭,
玉乳連天冷泉水,翠微經幢御碑寧;
高僧云集論禪道,醍醐灌頂洗心廬,
文人薈萃靈隱路,江南第一佛學城。
二、【六和聽濤】
六和塔原有塔院開化寺,其中有一楹聯寫道:“燈傳慧業三摩地,鼓應潮聲八月天”。
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六合取“天地四方”之意),初建于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是吳越國王錢弘俶為鎮壓江潮而建。因此處舊有六和寺,塔以寺名,故稱六和塔。六和塔地處月輪山上,每當大潮橫秋之日,人在高樓之時,中秋圓月似乎也可聽聞:那皎皎月輪乘潮轔轔而行,天籟聲中,隱隱裹挾著千軍萬馬之勢。
“十萬軍聲半夜潮”(唐代李廓),別有一番波瀾壯闊的盛況。至于秋高氣爽季節,登塔聽濤更生滄海觀日之意,那份并吞八荒之豪情,也足以讓人心曠神怡。在“群峰可俯拾”的六和塔上,聽濤比觀潮更需專一用心,更易啟發遐思,心領神會,體味萬千意象?!傲吐牆币虼硕?。
<六和聽濤>
天地六合祈祥福,威震錢塘寶塔出;
歷盡浩劫功德在,四十二篇章經書。
雍容大度如老衲,江水清幽托浮屠;
歷史典故有真跡,風流韻事傳姑蘇。
弄潮自有騰蛟漢,觀濤更在美女壚;
錢塘潮水具特色,交叉一線回頭哭。
清風伴月濤聲起,鼓角雷鳴天地酥;
六合聽濤云水落,無限感懷八荒除。
三、【岳墓棲霞】
岳飛墓在岳廟右側,岳廟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以后屢建屢毀,最后一次重建是1979年,1961年國務院公布岳飛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飛忠骨葬于棲霞嶺下,每年入秋,棲霞嶺上紅楓似火,望之如霞?!霸滥箺肌本懊械摹皸肌奔冉栌昧嗽滥顾诘貤紟X的地名,貼切而有內涵,同時又借喻岳飛的碧血丹心,精忠報國,心昭天日。還摹寫了《滿江紅》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離離墓草映棲霞,這一景名為西湖增添了幾分歷史的滄桑感。
<岳墓棲霞>
黃河九曲十八彎,多少前朝硝煙散,
棲霞嶺上桃化燦,一捧凈土枯骨寒;
曾經報國刺盡忠,仰天長嘯滿江紅,
塵埃落定方昭雪,鑄鐵無辜做佞臣;
民族氣節昭天日,精忠報國育后人,
光耀史冊留后世,碧水丹心映千秋。
四、【湖濱晴雨】
湖濱位于西湖和城區的接壤之地,三面云山一面湖,也是品鑒陰晴雨霧的好地方,尤其是多雨時節,漫步湖濱,煙雨蒙蒙,水天一色。杭州有句名諺:“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意為西湖景致的四時皆宜。而長久以來,從南宋的“西湖十景”,到1985年的“新西湖十景”,講到了晴湖、月湖和雪湖,卻唯獨沒有說到雨湖。這次的“湖濱晴雨”景名既是對蘇東坡名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一種再現,也是對西湖四時美景的一次補寫。
《湖濱晴雨》
湖水蕩漾眼波凝,煙色蒙朧更多情,
南北高峰瞄青黛,桃花流水冷橋橫;
滿隴桂雨遺香韻,蘇堤團柳云鬢婷,
丹心映月三潭小,孤山一片云雨聲。
五、【錢祠表忠】
錢王祠倚城面湖,借景“柳浪聞鶯”,是以風景極佳。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觀”,清代以后則通稱為錢王祠。祠在涌金池南,與岳飛墓廟隔西湖相望,2003年重建;它的前身是表彰五代吳越國王錢氏的表忠觀,始建于北宋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清代以后稱錢王祠,康熙、乾隆二帝在此留有“保障江山”和“忠順遺庥”等御題。
祠內有蘇東坡所寫的《表忠觀碑記》,是中國書法史上名碑,敘述了吳越國三代錢王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五代時期,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終納土歸宋的事跡。褒揚了歷代錢王的功績,認為“有德于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景名“錢祠表忠”,既寫出了杭州百姓對于錢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現出西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錢祠表忠》
一方石頭冷無情,鐫刻公德方有聲,
留下西湖一腔血,化做碧玉三堤橫;
踢開寶石半座山,射穿錢塘海水城,
不以私利護天下,納土歸宋濟蒼生。
六、【萬松書緣】
萬松書院位于萬松嶺,明代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浙江右參政周木在報恩寺舊址上改建而成。是明末清初時杭州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書院,學生遍及全省11府。明代著名學者王守仁,清代著名學者齊召南、秦瀛曾在此講學,著名詩人袁枚曾就讀于此。這些當年著名的思想家、學者和才子,由此也同西湖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1年9月,書院按明代建筑風格復建。民間很早就有梁山伯和祝英臺結伴就讀萬松嶺上的傳說,萬松書院也被稱作“梁祝書院”。梁祝堅貞不渝的愛情,使此處成為男女婚姻一線牽的姻緣之地,名聲遠播省內各地,故而取名“書緣”。
《萬松書緣》
萬松書苑云海端,相欣相愛已三年,
本應良緣成雙對,世事難料遭摧殘;
人間多少真情在,無奈化蝶舞翩躚,
若是能得一夕歡,也勝清冷伴月寒。
七、【楊堤景行】
楊公堤在里西湖西岸,與蘇堤平行,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杭州知府楊孟瑛疏浚西湖時筑此堤。后人為紀念楊不畏權勢,力排眾議,苦求朝廷達5年之久始獲準許疏浚西湖之功,名堤為楊公堤。2003年,西湖西進工程,楊公堤重新建成開放?!熬靶小痹庵复舐?,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典出《詩經·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楊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橋,遙對南高峰、三臺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賢祠,所以橋名題作“景行”,這也是楊公堤上至今惟一尚存橋拱圈舊構的古橋。楊堤景行,楊公堤景名題作“景行”,可謂形神兼備既表達了今人對先賢楊孟瑛浚湖筑堤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點出了楊公堤人行景移、移步換景的特色。
《楊堤景行》
后世不忘前世功,前世遺風后世承;
大德天下山仰止,楊堤通坦可景行。
八、【三臺云水】
三臺山為南高峰近支,景區內曲徑探幽,澗水潺潺,三臺山景區兼有江南山地和水鄉之勝,山環水繞之間,最具分量的景點是于謙墓(祠)。是以三臺山一帶景觀層次最為豐富,也最為秀美壯麗,動人心弦,是西湖風景中的一大觀?!霸扑币辉~點出這里景觀的多樣性和立體化,在此也借用了宋代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中的名句:“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以頌揚明代民族英雄于謙的熱血千秋,清白一生。
《三臺云水》
三臺云水霧凄涼,一抹錢江幽韻長,
熱血揮灑化瓊碧,丹心未泯遺芬芳;
青朗石頭燒更皓,板蕩英雄節愈揚,
不辯榮辱談笑去,留給后世來主張。
九、【梅塢春早】
梅家塢溪谷深廣,常年草木繁盛,峰巒疊翠,即使數九寒冬,不掩如春氣象。梅家塢盛產茶葉,為“西湖龍井”中的珍品?!按骸痹诿穳]便是茶香之意。每當清明時節,云霧繚繞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隱現在碧綠如茵的茶園之間,鳥鳴茶歌,婉轉相應,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靈氣,也是春天西湖的獨特美景。
梅家塢現在是杭州一處獨具風姿的旅游熱點,農家茶莊迎接著各地慕名而來的游客。梅家塢盛產的茶葉是西湖龍井中的珍品。每年采茶分作四次,清明之前的頭茶稱“明前茶”,也叫“蓮心”;谷雨之前是“雨前茶”,又稱“旗槍”、“二春茶”;立夏之際為“三春茶”,也稱“雀舌”;一個月后最晚采摘的稱“四春茶”,也名“梗片”。所以,“春”在梅塢便是茶香之意;春茶四摘,又以最早的“明前茶”最為名貴。原來預選的景名叫“梅家春早”,后根據市民建議,改為“梅塢春早”。
《梅塢春早》
一水奔流下山崗,兩岸溝深幽蘭芳;
三節采摘新芽翠,四季山陰霧氣彰;
五更早起上山梁,六時正是收獲忙,
七撫綠濤殺青水;八壓葉片雀舌張,
九成泉水泡新綠,十里梅塢蘊茶香。
十、【北街夢尋】
北山街背倚寶石山、葛嶺,全長3098米,杭州約半數以上的近代中西式著名建筑薈萃這條街上,據不完全統計,整條街會集了近百處人文遺跡,被杭州市人民政府確定為歷史文化保護街區。
北山街綠蔭之下,庭院之間,蘊含著許許多多的理想和情懷———纜船石上,維系著一條車同軌書同文的夢跡;慕才亭下,埋葬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之夢;武松墓道,刻寫了一個游俠四方的英雄夢想;首屆西博會工業館,寄托了富國強民的壯志。秋水山莊,承載過一個追求民主自由的憧憬;菩提精舍,靜逸別墅,穗廬,海鹽館……一條北山街,串起了西湖無數個縈繞人心的夢魂。而那一個個夢懷,又讓西湖成為了后人的一個夢寐以求。景名“北街夢尋”由此而來。
《北街夢尋》
錢塘春來早,太子花枝頭,
蘇堤燕語細,綠柳系輕舟;
涌金吳山遠,清波望湖樓,
阮墩環瓊碧,湖心小瀛洲;
放鶴云亭外,斷橋煙雨流,
蜿蜒北山路,物華館舍稠;
樓宇排天外,煙林史話休,
景在城中立,人在畫中游。
杭州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