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一起去漠河 感知極端生活環境中溫暖的生活脈絡
【導語】:位于中國最北部的漠河,有著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時間節奏。夏天無盡的“白夜”,冬天漫長的“黑晝”,注定會給漠河人留下不一樣的生活印記。行走漠河,我們也在不斷調整著自己的心理時鐘,放緩腳步,放平心境,才能慢慢穿越似乎千篇一律的冰雪外殼和“極地”的表面熱鬧,感知極端生活環境中溫暖的生活脈絡,觸摸130多年前闖關東至此的淘金者遺留下來的熱情與勇氣,或者在黑龍江上肆意地享受漂移的快感。
【關鍵字】黑龍江旅游 大興安嶺旅游 漠河旅游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微歷史”,而在空間與時間的轉換中,旅行者最值得探索和把握的,不是浮云般的“最北方”,而是那些最本真的生活細節。
14:00,-30°C 燭光下的麻將
12月的漠河,下午2點,零下三十多攝氏度。一輛大巴停在滿是白雪的路旁, 司機拿著噴機對著油箱“開火”,看得我們心驚肉跳。司機卻渾若無事,告訴我們說,不這樣做的話,沒法化開凍在油箱上的冰雪,若再不抓緊時間,三四點鐘天就要黑了。
作為“ 金雞之冠” 、“ 天鵝之首”,漠河是全中國最冷的地方,雪早在中秋節前后便開始下了, 冬天零下三四十攝氏度是常有的事,1969年曾創下-52.3℃的全國最低氣溫紀錄。這里的車庫通常是有供暖的,在室外開車,本地人會提醒你不要熄火太久,以免無法再啟動。這里的天也黑得比別處都早,冬至時甚至只有三四個小時天亮。
特殊的地理位置, 注定會給漠河人留下不一樣的生活印記。漠河有著與眾不同的時間觀念和生活習慣,冬天尤其明顯,一天只有幾個小時天亮著,剛過下午三點便要往家里趕,若是碰上停電,點著蠟燭做事、吃飯是常有的事;賣凍雞、凍魚的完全不需要冰柜,往露天砧板上一擱就成;商店門口的紙箱子里擺放著二三十種冰棍、雪糕,有人在挑選凍柿子和黑乎乎的凍梨——晚上用水化開了,看電視時吃上一個,其享受絲毫不亞于喝下一碗用剛從江里捕到的胖頭魚做成的鮮美魚湯。
“中國最北”的歷史與浮云
冷酷的環境,絲毫沒有削弱人們對漠河“極地風光”的向往之情,有人希望體驗最冷的環境,有人期待撞見媒體所樂言的北極光,還有人一心想尋找“中國最北”——這是一個至今仍存在爭議的話題。距離漠河縣城83公里、緊挨著黑龍江的北極村,充斥著各種以“中國最北”冠名的景點,但是較真兒的人會說,再往東160多公里的烏蘇里淺灘,緯度比北極村還要高出3分,按照國界線的劃分,中國最北的地方應該在那里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據說刻著“中國最北點”幾個大字的石碑最初便是樹立在那一帶,后來才搬往北極村。此外,離烏蘇里淺灘不遠的北紅村,位于北極村向北5公里,那兒才是中國最北的村莊。
與漠河的旅游熱不同,黑龍江對岸的俄羅斯村莊總是一副冷冷清清的樣子。對于同樣幅員廣闊的俄羅斯來說,黑龍江并非國土的最南端,更多是一段沙文主義盛行時期的歷史見證。遙想150多年前,黑龍江將軍奕山若是再勇敢些,就不會出現恩格斯在《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一文中所說的那種情形:俄國不費一槍一彈,“從中國奪取了一塊大小等于法德兩國面積的領土和一條同多瑙河一樣長的河流”,那么,今日“最北村莊”會在哪里恐怕還有待商榷。
但我們無法期待奕山,這位曾在1841年的鴉片戰爭中試圖用民間馬桶“以邪制邪”對抗英軍大炮的皇室成員,在再次面臨列強的武力威脅時,除了投降注定不會有更加高明的手段。對此早有心理準備的咸豐皇帝,在兩年后批準了《中俄北京條約》,確認了奕山私自簽署的《璦琿條約》的合法性,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萬平方公里領土連帶烏蘇里江以東的40萬平方公里(包含庫頁島)不再屬于中國。大喜過望的沙俄把璦琿對岸的海蘭泡更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意為“報喜城”,征戰有功的穆拉維約夫受到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特別嘉獎,并被任命為阿穆爾(即黑龍江)斯基伯爵。對“最北村莊”的爭奪,在這段歷史面前顯得有些瑣碎而渺小。
歷史不能假設,更不可能推倒重來。在凍住的江面上,我們看到一些促狹鬼搞的把戲:他們把樹立在江心的國界線警示牌拔出來,扛到更加靠近俄羅斯的位置,以此“光復”一部分領土。之后就像接力賽一樣,還會有人再把它往對面挪挪,但始終沒有把它扛到對岸去。還有一些興致盎然的游客會把國界碑上的國徽摳下來,作為漠河“特產”帶走。我們在黑龍江上游看到的137國界碑便是如此,據夏天去過烏蘇里淺灘的朋友說,那兒的143國界碑也有過類似的遭遇。
相對于這段歷史,漠河人更喜歡講述的是1987年那場轟動全國的火災,我們至今仍能在28站林場附近看到火災遺留的傷痕。數次“預言”東北有災的歌手費翔被漠河人在口頭上封殺了,都說是他那年在春晚上唱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大興安嶺才會罕見地在冬天起火,后來他又“預言”了東北會發大水、興安嶺會再著一次小火。跟這個笑談一同流傳下來的,還有縣城的松苑公園和“四不燒”的說法——幾處沒有遭遇火災的地方,經過當地文人的加工,成了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傳說,最終以碑刻的方式在公園門口留存了下來。
不管有沒有找著“北”,來漠河的人通常和本地居民一樣,會有一種莫名的自豪感。但也有些游客對此完全不在意,他們來漠河,純粹是為了貓冬。一家客棧的老板告訴我們,曾經有個北京人來到店里,包下其中一個房間,什么都不要,叮囑說也不必叫他起來吃飯,足足地睡了兩天,吃過一點東西之后又沉沉睡去,好像要把一年來所欠的覺全部補回來。睡了七天,這個神秘的客人結賬走了,一點四處轉轉的意思都沒有卻不停感慨說漠河真是個好地方。
探訪北紅村
探訪北紅村
漠河人有著東北式的熱情, 動輒稱哥或姐,不管對方年紀大小,陳哥趙哥李哥王姐張姐劉姐既可以稱呼別人,也可以稱呼自己,接待我們的導游便毫不客氣地自稱東哥,自然也回稱我們為哥。在漠河找一個“哥”當向導,可以在這片茫茫雪原少走許多彎路。
在東哥的帶領下,我們順利抵達北紅村。村子很小,站在村口即可一眼望盡:幾十座木刻楞房子的白色屋頂上冒著煙,一排電線桿子是這里最高的建筑物,一江之隔的俄羅斯也近在眼前,那邊山上的紅松林,在這個寒冷的黑白世界里格外顯眼。
北紅村距離漠河縣城160多公里,就算沒有大雪封山,也幾乎與世隔絕。村里只有一輛通往外界的汽車,還是屬于私人的,通常隔上幾天才進一次鄉里或縣里,村民此時才有機會搭車同往,若趕上司機有事,只有繼續等待。
北紅村原名大草甸子。20世紀60年代,一些人看中了此間的偏僻,把一些下放到漠河縣的老干部藏到這里。不想村民實在,革命洪流興起的時候,這些老干部都沒能躲過被批斗的命運,結結實實吃了不少苦。大草甸子后來干脆更名為北紅村,寓指中國最北邊的村子也是又紅又專。
漠河人實在的性格在伙食里得到了充分體現。當地許多食品都是從外面運來的,大興安嶺地區兩地間動輒上百公里的距離更加添了成本,東西難免貴一點兒,但份量絕對十足。曾經有四個上海人來漠河旅游,一口氣點了八個菜,并對飯店老板的驚訝嗤之以鼻,覺得漠河人小氣。結果上到第二個菜的時候,這些上海人不得不趕緊叫停,說:“拿(你們)一個菜在阿拉(我們)那兒通常會分成四份!”
村子里十分安靜,大部分人都躲在屋子里聊天、取暖。松木做成的柵欄清楚地隔開每一個院子、每一條道路,道旁的小拖拉機落滿白雪,遠處干涸的河床上站著幾匹馬,不時低下頭去,似乎在雪地里尋找食物,又像是在竊竊私語。
游客的到來總會打破村子的寧靜,當地的狗像是全自動的門鈴,有陌生人走近的時候便開始大吠,引得附近幾戶人家的狗也跟著合唱起來。我想,若是晚間住在這里,應該有機會見識到“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景象吧。
身處特殊的生活環境,當地村民有著游牧民族一般的樸實、熱情,見個人都格外高興。挨著馬路的幾戶人家掛著“客棧”的招牌,用樹干支撐起來的土墻和屋內的簡單物品告訴我們,這里的生活還十分原始。我們在店主家的飯桌上吃著飯,鍋就在身后,轉身便可以再添一碗。陽光像是一把把利劍,透過玻璃和釘在墻上的塑料薄膜,筆直地插入臥室里,上下飛舞的塵埃清晰可見。
北紅村孩子不多,但建有一座小學,老師身兼好幾個年級和科目的教學工作,附近邊防哨所的衛兵有空的時候會過來支下教。村子里的生活平靜而不失樂觀,如果是夏天,家家戶戶的院子會種滿蔬菜,角落里也不閑著,栽上幾棵向日葵。
北極村人家
無論縣城還是鄉村,漠河家家戶戶的屋頂上都豎著好幾根煙囪。北方大部分地區一年燒四五個月暖氣,而漠河則要燒上足足的八個月——從9月到來年4月。如何在這冰雪世界里打發漫漫長夜,對漠河人來說無疑是個考驗。
北極村300來戶人家,有1/3開起了農家客棧,絕大多數處于二星級水平(至少它們的招牌是這么告訴我們的),集中分布在道路兩側。我們入住的客棧在廳里點著兩根蠟燭,燭光穿過窗戶上的玻璃和塑料布,映射在外面的道路上。最近因為線路整改,村子里不時停電,通常晚上7點到12點才有電。雖然很多客棧都設有WiFi,但沒有電,信號自然也消失了。
短短幾天,我們在客棧里見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各式游客:有從廣西桂林飛過來的白領,有從江蘇開車過來的商人,有從河北坐火車過來的大學生。傍晚電還沒來的時候,大伙兒就坐在映滿燭光的客廳里聊天。女主人給客人們散著煙,然后給自己也點上一根。我在漠河的許多地方都看到這個現象,“姑娘叼煙袋”本就是“漠河三大怪”之一。據說造成這種怪現象的“罪魁禍首”正是冬夜始終如一的長與冷,時代變遷,改變的只是器具——煙袋變成了過濾嘴香煙。
一群人在客棧的廚房坐定, 往桌上倒麻將,身后點上兩根蠟燭。之所以選擇廚房,是因為這里有煤爐子,最暖和。雖然屋外呵氣成霜, 一不留神眉毛、睫毛便掛滿冰碴兒,但屋里十分暖和,除了自家燒的土暖氣,許多屋子的炕火也燒得十分旺盛,女主人不時在各個屋子巡視一下,間或添一把柴火。再燒一陣子,火就可以熄了,關上灶口,炕會自己逐漸熱起來,一會兒工夫,便可以躺在上面舒舒服服地睡覺了。
廚房里, 正當所有人專注于三個已經聽牌的人誰會先和時,現場忽然發出刺眼的光。電來了!我對此還有些不能適應,卻見幾個男人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轉身把燭火吹滅了,生怕浪費了一點點。顯然,他們對這種事情已經十分有經驗了。http://www.wedwww.cn/
漠河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