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Ganga)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遠古以來一直是印度教徒的圣河。其大部流程為寬闊、緩慢的水流,流經世界上土壤肥沃和人口稠密地區之一。風景名勝印度人視恒河為“圣河”。源頭的甘戈特里冰川和沿途的啥德瓦、阿拉哈巴德、瓦拉納西等河畔城市,被印度教徒視為圣地。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遠的支流上源在中國
西藏境內。
西南流入印度,至德夫普拉亞格附近,與阿拉克南達河相匯合,始稱恒河。在哈爾德瓦穿過西瓦利克山脈,進入平原,轉為東南流向,至阿拉哈巴德與亞穆納河匯合后,河身蜿曲,東流入
孟加拉國境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會合,組成河口三角洲,向東流入孟加拉灣,進入印度洋。沿途有大量支流匯入。下游水網運河密布,是一個大的農業生產地區,有水稻、小麥、玉米、黃麻、甘蔗等。東距
孟加拉國17公里處建有法拉卡水壩。哈爾德瓦以下可通航。 旅游時間印度全境炎熱。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2月),涼季較適宜旅游。歷史文化從長度來看,恒河算不上世界名河,但她卻是古今中外聞名的世界名川。她用豐沛的河水哺育著兩岸的土地,給沿岸人民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沖積成遼闊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勞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這里勞動生息,創造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印度文明。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的足跡遍布恒河兩岸,詩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這里仍是印度、
孟加拉國的精粹所在,尤其是恒河中上游,是經濟文化發達,人口稠密的地區。恒河,印度人民尊稱它為“圣河”和“印度的母親”,眾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恒河兩岸獨特的風土人情。在印度神話中,恒河原是一位女神,是希馬華特(意為雪王)的公主,為滋潤大地,解救民眾而下凡人間。女神既是雪王之女,家鄉就在對門山飄渺的冰雪王國,這與恒河之源——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加姆爾的甘戈特力冰川相呼應,愈加帶有神話色彩。加姆爾在印度語中是“牛嘴”之意,而牛在印度是被視為神靈的,恒河水是從神靈——牛的嘴里吐出來的清泉,于是便被視為圣潔無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