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寫下墨寶,稱為壯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嘆其為天下巨觀;古人云蜃樓疑海上,鳥道沒云中。
?懸空寺之“懸”?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
?懸空寺之“奇”?懸空寺處于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于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泛濫時,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懸空寺之“巧”?建寺時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筑,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
登懸空寺的臺階比較陡,考慮到部分游客會產生恐高的反應,故只含首道大門票未含登臨費,若需登臨請量力而行。(特別提醒:懸空寺作為國家重點保護建筑,時常有限流,關閉修繕等情況,如出現特殊情況,我司將退還您相應費用,積極協商調整游覽順序。請您諒解。
備注:此景區距地面較高,旺季也存在排隊現象,故不含二道登寺費100元/人(只含首道門票),請根據自已的體感選擇是否登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