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克索神廟位于盧克索市中心,曾經只是用來慶祝新年的小神殿,后來阿蒙霍特普三世、圖特摩斯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相繼對此進行擴建維修,把這里作為迎接阿蒙?拉神、穆特女神和孔蘇神的祭奠之處,所以又被稱為“阿蒙神的南部別宮”。
神殿門前可看見一小段“公羊之路”的遺跡,路旁滿是羊頭的雕刻。神廟的大部分工程是由第十八朝法老阿蒙諾菲斯三世完成的,后來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門和庭院,并在門口豎立了六尊他的塑像,現存三尊,和巨大的方尖碑一同聳立在神廟前。方尖碑本是一對,右側的那一座在1838年被穆罕默德·阿里和
法國換來一個時鐘,換走的方尖碑現在就在巴黎的協和廣場上。
進入神廟,**扇塔門之后是兩排列柱環繞四周的中庭,北部入口處的柱廊尤其美觀,14根柱子均高約14公尺,柱頂蘆葦草莖的造型非常優美,每一根柱子都代表了法老的威嚴。神殿里許多法老王雕像的臉部被刮傷搗毀,是因信奉基督教時要藉此摧毀人民對法老王的崇拜。
神殿前半部的列柱群上建有一個清真寺,因為19世紀時整座神殿被尼羅河泥沙掩蓋,當時居民便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建了清真寺,直到神殿挖出后,才形成現在這般突兀的畫面。
盧克索神廟無論白天去,還是傍晚去,都一定等到晚上再返回,因為當神廟的燈光亮起的時候,光影交錯,浮雕和柱廊呈現在一種怪誕的氛圍當中,別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