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它是約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約旦非常有名的古跡區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它距首都安曼約260公里,隱沒于死海和阿克巴灣(今天的約旦國境內)之間的山峽中,位于干燥的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風景名勝佩特拉古城幾乎是全在巖石上雕刻而成的,并以巖石的色彩而聞名于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稱為“玫瑰紅城市”。實際上,這里的巖石不只呈紅色,還有淡藍、橘紅、黃色、紫色和綠色。佩特拉遺跡有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窄峽谷通道。建筑物雕鑿在懸崖峭壁面內,其房間也隱沒在巖石之中。大約公元前312年,納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在此定居。峽谷*寬處約 7米,*窄處僅 2米左右,兩側雕鑿有洞窟、巖墓等。峽谷盡頭豁然開朗,聳立著一座高約40米、寬約30米的依山雕鑿的哈茲納赫殿堂(意為金庫)造型雄偉,有6根羅馬式門柱,分上、下兩層,直至洞頂。橫梁和門檐雕有精細圖案。穿過哈茲納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羅馬劇場遺跡。劇場后面有一片開闊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筑而成,有寺院、宮殿、浴室和住宅等。還有從巖石中開鑿出來的水渠。在
東北部的山巖上開鑿有石窟,其中有一座氣勢雄偉的三層巨窟,正面為羅馬宮殿建筑風格,是歷代國王的陵墓。現設有佩特拉石窟博物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該處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旅游時間佩特拉古城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氣候溫和。平均氣溫1月為7-14℃,7月為26-33℃。四季皆適宜旅游。歷史文化佩特拉為公元前4~公元2世紀納巴泰王國首都,在
希臘語里是“巖石”之意,這個名字取代了《舊約圣經》中的“塞拉”(Sela)一詞。據一些神話傳說,這里是摩西(古代希伯菜人的**—譯注)點出水的地方。這個事件發在生古代希伯菜人從
埃及出逃后處于一片荒野的40年里。公元前 1 世紀,在國王阿雷特斯三世統治時極其繁榮,疆土曾擴大到大馬士革。公元106年被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曾作為商路要道盛極一時。3世紀起,因紅海海上貿易興起代替了陸上商路,佩特拉開始衰落, 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1812年為
瑞士人J.L.伯爾克哈特重新發現。特拉城地處從阿拉伯半島到地中海的貿易之路上,所以它成了那些橫越干旱鄉村地區疲乏的旅行者們喜歡的歇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