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邊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不是只有十三陵和長城!即便是長城也不是只有八達嶺長嶺!你知道的是哪些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北京周邊都有哪些秀色可餐的美景吧!
延慶縣
延慶縣早在戰國時期就設立了縣,名“居庸”。元仁宗年間更名為龍慶州,明永樂年間設隆慶州,明穆宗朱載垕登基后改年號隆慶,由于避諱而改名為延慶州,民國年間改為延慶縣。1948年5月19日,解放軍解放了延慶縣城。延慶縣屬察哈爾省,1952年改屬河北省,1958年10月劃歸北京市。該縣的主要旅游資源有龍慶峽、八達嶺長城、康西草原等。
海淀區
海淀區因歷史上此地有大片水域而得名。海淀區在春秋戰國時期,隸屬于燕。隨著我國朝代的更迭和建制的變更,海淀地方的隸屬也多次發生變化。作為一個地區的興起,則是與北京城的發展息息相關。清代在這里修建了大規模的園林建筑,圓明園、頤和園一帶成為皇家禁地。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和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致使海淀區兩次遭受劫掠。 1949年1月10日,十八區人民政府在海淀鎮成立,1954年6月“海淀區”作為行政區劃名稱,正式在版圖上出現。該縣的主要旅游資源有鳳凰嶺、大覺寺、上莊水庫等。
房山區
在金定都后,于大房(防)山建陵寢,后置“萬寧縣”,再后以奉祀先陵,改“奉先縣”。元世祖年間以境內的大房山(也稱房山)改奉先縣為房山縣。1986年,撤銷房山縣、燕山區,設立房山區,以燕山區和房山縣的行政區域為房山區的行政區域。1997年11月17日,國務院批準將房山區人民政府駐地遷至良鄉。該縣的主要旅游資源有十渡、東湖港、孤山寨等。

昌平區
昌平區于西漢時在此設昌平縣,名稱來自漢代的昌平侯。周初屬薊國,后歸燕國,西漢始置縣,明景泰三年(1425年)遷縣治于永安城(現昌平鎮)。正德八年(1513年)升為昌平州(轄懷柔、密云、順義三縣)。1913年改州為縣,先后屬京兆區、河北省。1956年劃入北京市,為北京市昌平區。1960年初,改為昌平縣。1999年9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昌平撤縣設區。該縣的主要旅游資源有望寶川、莽山、十三陵等。
懷柔區
懷柔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經有了"懷柔"這個名稱,唐太宗貞觀年間開始設立懷柔縣。而懷柔名字出自《詩經•周頌•時邁》中的" 懷柔百神",意思是招來安撫。公元1368年明朝設置的懷柔縣與今天的懷柔區管轄范圍基本相同。在古代漢語中,"懷"是來的意思,"柔"是安撫的意思。" 懷柔"這兩個字放在一起,就是以德施政,民族團結,交融發展。2001年12月30日,國務院批準懷柔縣撤縣設區。該縣的主要旅游資源有百泉山、青龍峽、紅螺寺等。
密云縣
古時密云縣城南15公里處有一高山,終年云霧繚繞,故名密云山(就是現在的河北豐寧縣云霧山)。縣名來自山名。明洪武元年省檀州入密云縣。永樂元年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密云縣隸之。雍正六年改密云縣直屬順天府北路廳。民國初廢順天府,改稱京兆,密云縣屬京兆;1928年廢京兆,改隸河北省;1958年9月28日歸北京市所轄。該縣的主要旅游資源有黑龍潭、清涼谷、桃源仙谷等。
平谷區
平谷區因其地形三面環山,中間是平原而得名。自漢高祖十二年便已建立平谷縣,是北京區縣中最古老的名稱之一。平谷縣自漢高祖十二年設縣以來,歷經2000余載,期間,縣有撤并,境域多變,然縣名一直延續至今。1958年3月,通縣專區撤銷,平谷縣改屬河北省唐山專署。同年10月,劃入北京市。該縣的主要旅游資源有石林峽、玻璃臺、金海湖等。
門頭溝區
門頭溝區原名京西礦區,1958年設區時,因圈門至風口鞍這條溝叫門頭溝,故因溝得名。門頭溝區歷史悠久,從1萬年前的“東胡林人”起,門頭溝區地處古冀州。周武王十一年設燕、薊政區,區境屬薊,燕并薊后,區境屬燕。明洪武元年,元大都改稱為北平府,后又改為順天府,宛平縣屬之。嘉靖三十三年,沿河城地區歸屬宛平縣,至此,區全境屬宛平縣。 1914年10月,順天府改為京兆地方,宛平縣隨屬。1948年12月14日門頭溝全境解放。到1952年9月前,區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屆河北省宛平縣轄界,一部分屬北京市第16區(曾稱門頭溝區、第28區、第20區)轄界,包括今龍泉、永定、潭柘寺3鎮范圍。1952年9月河北省宛平縣、北京市第16區并入京西礦區,今門頭溝區全境屬京西礦區轄界。1958年5月京西礦區調整區劃后改稱門頭溝區。該縣的主要旅游資源有靈山、妙峰山、潭柘寺等。
看了小編的介紹您是不是驚呆了呢?去北京的時候可以找個合適的時間去北京周邊的景點看一看哦,肯定不虛此行。
更多北京旅游相攻略 自由行去北京什么時候合適
北京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