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涼山州上的勝地,邛海是這里的名片,但是不只有它,還有更吸引人的地方,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番。
西昌 這是在螺髻山,據說這里的日照很強,可惜老夫到此一游的短短三日都是陰雨天氣,于是也便幸運的免去了臨行前朋友所謂的曬黑一圈的慘劇,也幸而是陰雨天氣,于是老夫拍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拍到了藍天白云之外的一些意外收獲的東西,一些帶著一點點羞澀一點點神秘感的西昌。
枯木 不識螺髻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吧,云霧中的山嶺,一眼望去看不到它的全貌,半隱半現之間露出隱約的一角招引著我們這些平日里不見大山的人的好奇,于是老夫也便好奇害死貓一般的尋山而上,結果上山方知山上難,于是老夫不負眾望的小小體驗了一下高山反應是會頭暈氣短的。
螺髻黑龍潭
煙雨黑龍潭,這里已經是海拔3000多米的位置了,還不到螺髻山的頂峰,如果老夫的了解沒有錯的話這個地方幾乎已經是峨眉金頂的海拔高度,可惜雨水和霧氣在這里太豐富了,而我們一行人的行程也沒有計劃爬的更高,于是確實沒有拍出這里的美,沒有抓住它最令人神往的一面。
沒有理由的喜歡去拍這些樹的殘樁,人鋸斷的或者是雷劈火燒之后的殘樁,老夫常常會想它們風化正茂的時候會是什么樣子,也會感嘆這些山林之間小小的它的渺小,也會想到這片土地孕育著的孕育過的神奇。
撐石木 同行的人告訴我說這些壓在石頭下面的木條是有意義的,當地人認為如果能把這樣的一根木條插進去并立住,便不會腰疼,算是一種象征的精神寄托。
我以為這不是簡單的愚昧,而是一種生態方式,一種原始的治療,心理治療吧,木條立起來了,在巖石之下,四周的青苔也長起來了,前者代表著人的愿望,后者則是自然的生長,只可惜也許木條都腐敗了,青苔也許還長的依舊茸綠,于是大自然向我們展示著它的法則。
石潭淌水,水流不息,這水一路流下來一路由湍急變得平緩,一路由起初的略微渾濁變成了最后的清澈透明,渾濁了水的沙石最后清澈了水,也柔化了水的戾氣,而水也洗滌了沙石的污穢,并賦予了它生氣,就像人一樣,兩個性格出入的人,彼此消磨對方,就像磨刀石一樣,你磨著他,他也磨著你。
無名水溝 由于連日的雨水,山間的小溪變得不再是小溪的樣子,少了幾分涓涓細流,少了幾分清澈見底,于是意外的被我們看到了小溪水也有奔流的一面。
導游說這木板路的造價是非常昂貴的,導游說沒有這路便走不上去,路在水與亂石之上,于是我說,原來路并不是走的人多了就能成為路的,有些路是要人來建筑才能走過去的。
五個水缸 據說這里的五個缸子代表著福祿壽喜財,游人們拿了錢幣若有求其一便可丟進去,倘若丟的進便可應驗,當然這樣的傳說很多,老夫自然不會去相信,也不會去丟,但我突然覺得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都很自私,都喜歡為自己求點什么好處,這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個街頭采訪短片。
短片是這樣的,主持人在街頭隨機采訪路人,問他們如果讓你許一個愿望你會希望什么,被問及的中國人幾乎一律的希望家宅平安,家人健康,升官發財等等跟自己切身有關的愿望,而當問及一些西方人的時候,我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他們說希望世界沒有戰爭,他們說希望地球生環境變好,他們說希望非洲的孩子遠離饑餓,他們說希望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邛海 最后,附上邛海照片一張用作結尾吧,我們匆匆的舟行水上過,匆匆的在陰霾的天空下行過了碧波,離開了西昌,這次西昌一行是有遺憾的,被遺憾的鏡頭太多,于是這遺憾也成了一種惦記著的美,于是這遺憾也成就了鏡頭中的另一種藍天白云之外的意外之美。

天臺山耍水看螢火游
文君養生酒店+門票2人
原價:910元
¥360元
搶購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