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受周邊朝鮮族、滿族風情習俗影響,整體文化風格大約在19世紀40年代初形成,到1950年代前后,又吸納了大量來自河北以及山東省的移民,牡丹江市逐漸形成了一種結合當地民俗的獨特文……

牡丹江受周邊朝鮮族、滿族風情習俗影響,整體文化風格大約在19世紀40年代初形成,到1950年代前后,又吸納了大量來自河北以及山東省的移民,牡丹江市逐漸形成了一種結合當地民俗的獨特文化氛圍,主要體現在飲食,衣著,生活方式,包括方言方面。
滿族風情
滿族是本地古老民族肅慎、挹類、勿吉、靺鞨、女真族的后裔,牡丹江地區是滿族的發祥地。在滿族集居區,至今仍保留著古老的民族風俗,飲食、居住、禮儀等諸多方面都非常具有民族特點。
滿族人尊敬祖先,逢年節都要將家譜供奉在屋內西墻上。婚禮有“拜祖”、“座帳”、“跨馬鞍”等習俗。喜歡粘食,宴席一般為“八大碗”,還有敬犬的習慣,不食狗肉、不帶狗皮帽子。現在,大多數的滿族人都通用漢語,只有少數人還認識一些滿文。牡丹江很多山峰、河流江都是由滿語轉化而來。
朝鮮族風情
牡丹江因為靠近長白山脈,鄰近北朝鮮,因此也是我過朝鮮族人民的聚居地。朝鮮族人能歌善舞,飲食生活習慣比較有特色,婚喪嫁娶也很有特色,保留至今。
每年逢水稻插秧結束或水稻豐收后,當地朝鮮族容人都要舉辦運動會。會上男女老幼穿著艷麗的民族服裝,唱歌、跳舞、跳板、秋千、摔跤、踢足球……節目豐富多彩。朝鮮族老人60壽誕時,也要舉辦盛大的祝壽活動,通宵歌舞,設酒宴款待親朋好友。此外,朝鮮族的打糕、米酒、風味辣菜、狗肉湯、烤魚、石鍋拌飯、大醬湯等都是難得的佳肴。
河北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