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游客在日本掃貨致垃圾遍地讓日機場頭疼不已”的新聞在網上流傳,而泰國此前也發生過“中國游客在機場插隊被勸后打人”事件。機場可謂游客在國外入境的第一道關口和出境的最后一道關口,在機場的表現更是體現了一國民眾的文明素養。目前暑期入泰旅游小高峰來臨,游客在泰國機場應該重點注意哪些問題呢?

近日,“中國游客在日本掃貨致垃圾遍地讓日機場頭疼不已”的新聞在網上流傳,而泰國此前也發生過“中國游客在機場插隊被勸后打人”事件。機場可謂游客在國外入境的第一道關口和出境的最后一道關口,在機場的表現更是體現了一國民眾的文明素養。目前暑期入泰旅游小高峰來臨,游客在泰國機場應該重點注意哪些問題呢?
攜帶煙酒 避免超量
從飛機在機場降落的那一刻開始,游客就應該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國度,應該尊重并遵守那里的文化習俗和法律法規。
比如,不少游客出國旅游都希望在機場購買免稅品,尤其是煙酒。但是近期很多中國游客反映,在素萬那普機場免稅店購買煙酒入境泰國,經機場海關查驗放行后,卻在機場出口處被“不明身份執法人員”以“超量攜帶煙酒”為由罰款8萬至14萬泰銖不等(約合1.5萬至2.6萬元人民幣)。游客莫名遭受經濟損失,憤憤不平。
對此,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發文提醒,泰國法律規定,每位乘客入境泰國時可購買1條煙(200支煙或250克煙草)和1瓶酒自用。超量部分由機場海關依法征稅,乘客可選擇交稅或放棄超量煙酒。
而游客在機場遇到的“不明身份執法人員”則是泰國財政部國稅廳工作人員,而非海關。雖然國稅廳并不是只罰中國人,但由于少數中國游客在購物時嗓門較大,引人注目,極易成為“重點檢查”對象。
如游客認為處罰不公,申訴方式為向機場信息臺提交書面材料,工作人員將材料轉至機場有關部門處理,務必依法冷靜維權,切勿動粗打罵,以免攤上官司。
航班延誤 理性維權
出國旅游,有時會遇到航班延誤的情況。如果航班嚴重延誤,耽誤了本來就時間不多的休閑旅游行程,有些游客可能會壓不住怒火,變成“空怒族”。
大使館介紹,航班延誤原因主要分為不可控(惡劣天氣、機場流量控制、政變、自然災害等)和可控(機械故障、臨時更換機組等公司自身原因)。如為不可控,航空公司不會賠付,即使安排食宿,也是基于人道主義和改善服務質量的考慮。如為可控,乘客可要求航空公司改簽最近的航班并出具延誤證明,事后據此合法維權,獲取航班延誤險的保險金;如決定取消行程,可要求航空公司出具證明,確保售票方全額退款。
根據國際慣例,大部分航空公司對航班延誤補償的通行做法是提供必要信息、食宿、交通、機票簽轉等,其中食宿補償最為常見,現金補償基本不可能。
使館提醒,游客需“理性維權”,因為維權的最終目的是“盡早成行”,而不是“借機牟利”,至于拿設備出氣、堵機門、拒登機等行為更是不可取。保持良好心態應對延誤,是國際乘客基本文明素養之一。
文明旅游 機場做起
機場是公共場所,更是各國人民齊聚的“大舞臺”。一個微小的行動可能會傳遞文明信息,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之間毀壞了整個國家游客的旅游形象。
比如,此前“中國大媽在曼谷機場圍圈打牌”事件在網絡上被傳得沸沸揚揚,來泰旅游的大媽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在泰國屬于賭博,在機場這種公共場合更是不被允許。而“中國游客在機場插隊被勸后打人”、“中國女子在機場晾曬私密衣物”、“中國游客在機場衛生間赤裸上身換衣物”等新聞更是陸續被泰國網友曝出。本來高高興興出來旅游,卻被網友拍了照片上傳至網絡并被定義為“不文明”,所謂“泰囧”不過如此。
在泰國擁有260多家會員單位的泰中旅游同業商會秘書長吳明禓多次向記者表示,近期中國游客在泰不文明行為已經有明顯減少,“少數游客有不文明行為,泰國網友很容易以偏概全地認為這是中國游客的普遍現象”。
他建議,游客來泰之前應多了解一些泰國文化習俗,也可以關注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網站上發布的旅游公告,而在不了解的情況下還可以觀察學習當地人是怎么做的,避免任性而為。“畢竟我們出國后每一個人的微小行為,在外國人眼里都不僅僅是代表個人,而是代表中國。”
日本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