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桐城回望一街一廟一巷。桐城市,屬安慶市管轄,安徽省3個縣級市之一,以桐城派聞名(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又以精明著稱。自古是文化之都,古往今來的大師和文人數不勝數。,安徽旅游、游記攻略,安徽旅游景點,安徽好玩嗎,安徽在哪里,安徽有什么好玩的,安徽怎么去,安徽怎么走,安徽住宿,安徽景點景區
桐城市,屬安慶市管轄,安徽省3個縣級市之一,以桐城派聞名(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又以精明著稱。自古是文化之都,古往今來的大師和文人數不勝數。這里走出了左光斗、張英、張廷玉等循吏名宦。從這里考取的進士有286名,舉人更是達到640名之多。以至文廟被稱為進士舉人的搖籃,桐城有了“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父子雙宰相”的美談;京城更有了“一城冠蓋半桐城”的美譽。這次向大家推薦的一街一廟一巷便是桐城非常著名的孔城老街、文廟以及六尺巷。
桐城文廟文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4150平方米,建筑面積達1803平方米,以御道為中軸線,前為文廟門樓,中為大成門,后為大成殿。以大成門為界,前后兩院落。前院依次建有欞星門、泮池、泮橋、后院設置“陛下”、月臺、祭壇等附屬建筑。連接前后主體建筑的是分建于東西兩側的崇圣祠、土神祠和檐廊圍繞的長廡,且四周筑有“宮墻萬仞”的外墻,使整個文廟渾然一體,構成堂皇宏偉、布局工整的古建筑群。
文廟門樓,三開間亭閣式建筑。磚木構架,其墀頭、斜撐、額枋、象眼均飾以磚雕、木刻。門樓正面鏤花平枋懸有一長方形“文廟”金字額匾,為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書丹。遠眺文廟門樓,正樓側閣,飛檐層迭,蔚為壯觀。進了門樓就是欞星門,四柱三門沖天式石坊,柱頭為云頭紋飾,柱身屬華表造型,1984年重建的。
大成殿接著往里面走,就是著名的泮橋,建在泮池上面。泮池和泮橋是明初的古跡。在古代,只有取得秀才以上學位的人,才能從泮橋上走過到大成殿祭孔,其他人必須繞泮池而行。傳說明清時期,桐城的左光斗、方以智、張英、張廷玉、戴名世、方苞、劉大魁、姚鼐等近千位名臣碩儒,成名前均從橋上步入大成殿祭孔,然后金榜題名,所以泮橋又叫“狀元橋”。過去凡科舉中秀才者稱進學,雅稱“入泮”。
過了泮橋是大成門。大成門把整座文廟分為前后兩個院落。過了大成門,遠遠的就看到大成殿了。大成殿門口上方是“與天地參”匾。“與天地參”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年(1737年)御筆題書。語出《中庸章句》:“為天下至誠……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贊天地之參矣。”朱熹注:“與天地參,謂以天地并而立三也。”意為孔子地位與天地并列,贊譽在宇宙中孔子品德與天地并列而同。
孔子座像大成殿內供奉著一圣四賢十二哲的坐像。孔子塑像上方有三層方形藻井,與多數大殿圓形的也不相同。上端的“萬世師表”是康熙御書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康熙皇帝在南巡江蘇回京途中,專程到山東曲阜孔廟祭祀孔子。身為一朝天子的康熙皇帝對孔子極為尊重,進入孔廟大成門就行三跪九叩禮。在孔廟里,特書“萬世師表”四字懸額殿中,并下旨在全國各地文廟內懸掛這塊匾額。
看看孔子的塑像,黑褂子紅褲子,很時髦。據說他穿著的是天子服,其他在大殿里面陪著他的圣賢著的則是公侯服。
嚴鳳英藝術生涯展覽館大成殿的西廂是嚴鳳英藝術生涯展覽館。嚴鳳英是桐城市羅嶺鎮人,她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天仙配、女駙馬等等),使黃梅戲躋身于全國五大劇種之列。展覽館里面的介紹中有這么一句話:嚴鳳英成就了黃梅戲藝術,黃梅戲藝術也成就了嚴鳳英。
安徽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