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吃貨游柳州不可錯過的特色美食,柳州,旅游,美食,苗寨,侗寨。說起柳州的美食,如果你只想到了那已經遠近聞名的“螺螄粉”,那你就OUT了。雖然有“玩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柳州旅游、游記攻略,柳州旅游景點,柳州好玩嗎,柳州在哪里,柳州有什么好玩的,柳州怎么去,柳州怎么走,柳州住宿,柳州景點景區
說起柳州的美食,如果你只想到了那已經遠近聞名的“螺螄粉”,那你就OUT了。雖然有“玩在杭州,吃在廣州,死在柳州”的說法,但柳州的美食其實一點不遜色于廣州。就拿街頭小吃來說,螺螄粉、鴨腳、螺螄蛋、沙鍋粉、粉鉸、酸、沙堆……隨意都能數出近十個品種,而且這只是眾多柳州小吃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柳州市區
推薦1:螺螄粉
愛民螺螄粉 圖:新浪博主/小百合媽媽桑螺螄粉作為柳州最出名也最受大眾歡迎的小吃米粉,兼具辣、酸、鮮、爽的特點。它的美味源自于它獨特的湯料,一種由螺螄肉、三奈、八角、肉桂、丁香、辣椒等13種天然香料和味素、蔗糖等配制而成的湯料。配上柳州獨特的酸筍和腐竹,加入紅辣辣的辣椒油,香滑爽口,鮮酸香辣,味味俱到。有些食客吃螺螄粉的時候會抱怨:“怎么沒有螺螄肉?”事實上正宗的螺螄粉是不放螺螄肉的,因為螺螄的味道已經融入湯中了。
柳州吃螺螄粉首推愛民螺螄粉。各個分店地址:城中區柳新街(近青云美食城)、魚峰區西江路、柳石路、魚峰區柳石路(近龍潭公園)、魚峰區榮省軍路、和魚峰區白云小區。
推薦2:螺螄鴨腳
螺螄鴨腳 圖:帶著微博去旅行在柳州,懂得找螺螄粉攤吃螺螄粉的人并不叫懂吃,懂得到螺螄粉攤點螺螄鴨腳吃的那才叫了解柳州風味。要吃到地道的螺螄鴨腳,還是要去柳州。柳州的螺螄鴨腳與外地的鴨腳做法有些不太一樣,就是不用給鴨腳去皮。首先一定要把鴨腳洗干凈,用水泡一段時間后,將鴨腳的各種異味消除;接著就可以放到滾熱的油鍋里炸,炸至金黃色后,鴨腳皮漸漸脫離了肉,這時可以撈出晾干;最后是放到特配的螺螄湯里浸泡數個小時,泡得越久,越入味,鴨腳就更好吃。要分出各家螺螄鴨腳的高下,關鍵就在最后的螺螄湯。
柳州人愛吃螺螄鴨腳,幾乎柳州所有的螺螄粉攤都會有螺螄鴨腳,如今在菜市里也經常能見到支個大鐵鍋只賣鴨腳不賣螺螄粉的攤點。
推薦3:柳州酸
酸中帶甜的柳州酸 圖:新浪博主/芳兒柳州地處桂中地區,這里的氣候,“欲食瓜而瓜生戶外,思啖果而果落枝頭。”這為柳州人腌酸儲備了豐富的物質條件。柳州人似乎沒什么不可以入酸最常見的酸有:蘿卜酸、胡蘿卜酸、筍皮酸、紅薯酸、涼薯酸、蒜頭酸、辣椒酸、木瓜酸、蕎頭酸、刀豆酸、佛手瓜酸、西芹酸、黃瓜酸、西蘭菜梗酸、空心菜梗酸、包菜酸、棒棒菜酸、蒜心酸、蓮藕酸、馬蹄酸、萵苣筍酸、姜芽酸、魚腥草酸、豆角酸、山楂酸、桃子酸、苦瓜酸、木瓜酸等等。
吃酸地點推薦:老字號柳州正宗酸野攤、柳州工貿大廈斜對角的美食街(保險公司樓下)、福柳酸壇酸、八一路小廣場旁邊。
柳州美食匯集地:柳州青云美食城
柳州的美食主要匯集在市中心的青云美食城,那里的小吃是每一個到柳州的游客都不可缺少的。很多南寧的游客去過之后,都覺得美食城的感覺跟南寧的中山路差不多,人很多,人氣很旺。好吃的小吃非常多,覃二叔的羅卜糕,林家粉餃,劉樂仙涼茶,馮家的酸湯米粉,還有各種螺絲粉,燒烤,柳州酸等,都是人氣極旺的店。最最推薦的還是柳州每家螺螄粉店都有的螺螄鴨腳,那是柳州除了螺螄粉以外最能代言柳州小吃的美味。
地址:柳州市中心一橋橋頭(市保險公司附近)
營業時間:10:00-23:00
三江侗寨
“侗不離酸”是流行在侗族民間的俗語,說的就是侗家飲食離不開酸的特點。侗家的酸食不僅有蔬菜,還有豬肉、牛肉、鴨、魚、鵝,用壇腌制。家里來了客人,他們拿出用糯米釀制的苦酒(微甜并不苦)和腌制的肉食,是侗家最熱情的表示。
侗家食用的酸水是自制的。酸水的制作是這樣的:將干凈的淘米水倒進一只放在灶塘邊的瓦甕,三五天過去,便會變成酸水,它帶有糯米的香淳,用這些酸水煮菜, 令人胃口大開。侗族家家戶戶都有酸壇,酸壇有陶壇、木桶。素酸一般用陶壇,葷酸用陶壇、木桶都行。逢上貴客光臨,取出陳年腌品,醇香可口,味道獨特,是待客的上等菜肴。
侗家腌酸不論季節,一年四季常年不斷,三月青菜長得快,可腌青菜;八月禾花魚肥,可腌肥魚;秋日可腌鴨;春節宰豬可腌肉……因此,侗家的桌上從來“不離酸”。
推薦1:侗家酸魚、酸肉
鮮香的侗家酸魚 圖:新浪博主/廣西微博之聲酸魚、酸肉的制法是:把備腌的魚、肉洗凈,去內臟,用鹽拌勻,腌泡三五天,取出讓風吹干 水氣,或烤干,然后拌上甜酒、糯飯,再逐塊放入壇、桶內,上面再蓋一層酒糟或糯飯,或加放一些辣椒、生姜等佐料,最后壓實密封。一般過三五個月,就可取出 來吃了,有些腌品可以存放數十年,時間越長味道越佳。
侗族地區各地腌制酸魚方式各具特色,但大體都是以去內臟的鯉魚裹以蒸熟的糯米,拌著紅辣椒及香料層層鋪于壇中密封,數月后可取食之,月久更香甜。
別具風味的侗家酸魚,吃法也有多種多樣,可以生吃,亦可烘烤油炸,不同吃法就有不同感受。由于貴州侗寨多分布在高山深谷和交通不便的地區,侗家酸魚的美味 曾是“養在深閨人未嘗”。
吃酸魚推薦:在城鎮酒店和餐廳都能品嘗到味道純正的侗家酸魚,還有制作成真空包裝的特色食品,產品遠銷海內外。
推薦2:三江油茶
三江油茶 圖:新浪博主/墜入凡間的狗狗三江境內的老百姓都有打油茶的習俗,特別以侗族、苗族為甚,如草苗一天至少要喝三餐油茶,早上起來先喝油茶再出工,中午收工回來先喝油茶再吃午飯,晚餐也先喝油茶再做飯。侗家人喜歡喝油茶,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喝油茶是侗寨民眾的早餐主要飲食方式,一般還配有糯米飯,油茶泡冷米飯和糯米飯是三江傳統喝法。一種科學的說法是,因為侗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寒山區,侗族油茶能御寒防病,還有生津解渴、提神醒腦、解除疲勞等功效。因其味微苦,所以又被稱為 “侗族咖啡”。
推薦3:三江牛肉干
三江牛肉干 圖:新浪博主/當代廣西雜志三江縣山多地少,牧草豐富,適宜發展肉牛,加上侗、苗族素有愛牛敬牛的優良傳統,以牛存欄多少來證明自己富有與貧窮,因而,三江縣肉牛發展快。三江牛肉干色美味鮮,其中以“橋牌”牛肉干和”侗婆“牌牛巴干最為出名。都是以優質的當地野黃牛牛肉為原料,采用歷史悠久的侗族民間方法烘烤而成。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實為送禮佳品。
融水苗寨
融水位于云貴高原苗嶺山地向東眼神部分,這里森林覆蓋率達40%,所以融水的特色美食除了滲透了苗族人民的烹飪智慧外,還講究“野”和“鮮”。
推薦1:烤田鯉
融水的烤魚 圖:新浪博主/國華視覺燒魚是桂北苗族的美味佳肴,同時也是一種民俗活動。苗族多住在山上,離大江大河較遠,吃魚很困難。他們便在自己的田里放養鯉魚,平時讓魚吃水草、小蟲,在稻禾揚花時則吃禾花(故此時的魚又叫禾花鯉或禾花魚),一個個養得圓溜溜肥墩墩。剪禾季節(苗族的老禾即糯谷,是用手鐮剪,而不是割),苗家用竹筒或葫蘆裝上酒,帶糯米飯、食鹽、辣椒、 姜、菲菜等佐料。
剪禾前,將田水放走,中午時分,田水干了,活蹦亂跳的鯉魚集中到魚窠里,有的在禾行間擱淺。這時,苗族同胞便在田邊燒起一堆篝火,用樹枝 或竹枝將活魚串起,放在火上烤,將魚烤得焦黃,油溢表皮,噴香撲鼻,然后除去內臟即可食用。鯉魚的肉鮮美可口,吃一口魚,夾一夾配料,喝一口酒,那心情格 外愜意。剪禾時節,哪塊田魚多或哪塊田魚大,苗胞們往往將自己的親戚朋友請來與自己共享這美味的野餐。
推薦2:碳烤香豬
碳烤香豬 圖:新浪博主/請叫我馮小倩 融水的烤香豬是出了名的好吃,不僅美味,而且純正無污染!將香豬宰殺以后,用稻草燒去黑毛,再用泉水清洗干凈,取除內臟,用竹片將香豬拉平,放在炭火上慢烤,約莫十來分鐘,只見香豬開始冒油,豬皮透亮,芬芳洋溢。這時便放上桌子,用刀切成塊塊,點上醬料,放入口中,感覺特別的香甜爽口。
融水黑香豬是中國香豬的一個獨立的種群。融水黑香豬生長在半高寒地區,常年關在木樓下飼養,從不敞放,封閉式繁殖,所以香豬的品種非常純正穩定。
推薦3:濾粉
濾粉 圖:新浪博主/羅羅羅圈俠濾粉很像榨粉,因為粉絲是過濾出來的,故稱濾粉。做法是先將糯米和粳米按比例混合,浸泡軟后磨成米漿,米漿是稀的但又不能太稀,用鐵皮做一個小桶,兩邊有把可握持,底部鉆很多小孔,將米漿倒入小鐵桶內,米漿通過小孔自然地漏入燒開的鐵鍋內。
滾過兩次后就熟了,撈起,澆上肉末、湯汁,再加點花生末、蔥花、香菜、辣醬就可以吃了。濾粉選用好米,現磨現煮,吃起來嫩滑爽口、清新宜人,讓人感嘆粉的 世界真是豐富多彩。中午吃粉,如果你覺得不飽,還可以加上一兩個炸腸。炸腸是用瘦豬肉、豬肝等做原料,用調料腌制后外面裹一層網油,在油鍋里炸熟,吃起來 鮮香可口,吃上兩個,一下午都不餓。
推薦4:銅瓢粑
銅瓢粑是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的特色小吃,做法是將新米磨成白米漿,然后架起一個油鍋,燒旺火,鍋一側邊緣擱上一個網狀的鐵絲架子,架子四角通常 帶向下的四條鐵絲小腿,這樣就可以穩穩的扣在鍋邊了。等到油九分熱的時候,用勺子把米漿舀到一個圓形或者五角形的銅瓢里去,讓米漿從瓢中心向外漸漸鋪開后 加入白蘿卜絲、蔥花等佐料,一起調和到米漿的中心部分,再舀部分米漿將佐料埋置妥當。然后手持長柄將銅瓢穩穩沉入油鍋底,將油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等米漿 油炸成形后,輕輕晃動銅瓢讓粑粑脫落。脫落后的銅瓢粑大抵是七八分熟,外焦里嫩,漸漸浮起在油鍋表面。再等上一兩分鐘讓外皮呈燦爛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在融水的濾粉攤和刮盆粉店門口大部分都會有現炸的銅瓢粑賣,融水人習慣用銅瓢粑配著米粉吃,吃的時候還可以加點攤上的青辣椒酸水,香脆可口!
廣州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