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游狼山 覽其雄偉
去狼山游覽天氣很重要,由于它地處長江口,空氣中濕度大,平時狼山四周(長江邊)清霧茫茫,視野不開闊。由于臺風即將登陸天臺象山,受此影響,五、六級風把霧吹散了,狼山及周圍景色露出了完整的面目。狼山景區內有一座白狼雕像,相傳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傳因山形似狼而得名。

狼山風景名勝區是江蘇省著名的六大風景區之一,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緊貼長江,是著名的自然風景區,由狼山、馬鞍山、黃泥山、劍山和軍山組成,景區山水相依,通稱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 米,最為峻拔挺秀,文物古跡眾多,其他四山如眾星拱月,狼山成為五山之首。狼山雖不高,但在一馬平川的長江口平原上,卻十分引人注目。

狼山風景區經過近十年的規劃建設,目前已經成為南通市重要的旅游資源。狼山和馬鞍山、黃泥山用二根索道連成一體,一張門票可通用,游覽時既節省時間又節省體力。另外,狼、馬、黃三山下面就是碩大的南通新建的藝博園,園內各種各樣植物花卉多種多樣,游覽一圈心曠神怡,確是上海周邊慢游的好去處。

南通狼山又稱之為紫瑯山,南通市因而也得了“紫瑯”這個雅致的別稱。狼山原在長江之中,唐代高僧鑒真第三次東渡日本曾在狼山停留避風,北宋時狼山才與陸地漲接。自宋至清陸續興建了廟宇殿塔,總名廣教寺。佛教中狼山為大勢至菩薩道場,列為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

南通可謂是人杰地靈。這里是駱賓王墓,位于南通城東佛教八小名山之首的狼山山腳。第一發現者 南通一曹姓農民,移墓時間 ;清朝乾隆十三年。駱賓王(619-?)浙江義烏人,作為“初唐四杰”之一,他在文學史山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元684年,駱賓王跟隨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撰寫著名的《討武瞾檄》。

(圖文來自于新浪博客 zwm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