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數百年的神秘城堡,旅游。川黔古道鳳凰山一帶,從明朝末年開始,屢遭匪患;而位于綦江郭扶鎮鳳凰山的天保寨,就這樣成為了當地居民的庇護所,每有土匪來襲,居民們就遷到古,旅游、游記攻略,旅游景點,好玩嗎,在哪里,有什么好玩的,怎么去,怎么走,住宿,景點景區
川黔古道鳳凰山一帶,從明朝末年開始,屢遭匪患;而位于綦江郭扶鎮鳳凰山的天保寨,就這樣成為了當地居民的庇護所,每有土匪來襲,居民們就遷到古寨里吃住,并筑起堡壘,抵御土匪;現今,當地依舊流傳著許多詭異離奇的傳說,向現代人述說曾經……
天保寨門外的石壁刻有“飛龍仙山”字樣經文史專家初步考證,這座古寨歷史悠久,寨門共有48道,是一組重要的文化遺產。古寨地處要沖,曾一度是歷史上西南地區的重要驛站。后來,隨著川黔古道的消逝,古寨才逐步沒落,靜悄悄地躺在深山幽徑中數百年……
隱于深山 天保寨與石達開傳奇
要說天保寨,必須先從那條川黔古道說起。
重慶往東的萬重大山里,蜿蜒著一條不遜色于長江水運的交通要道,這就是川黔古道。它是古代重慶,乃至整個四川對外的交通要道,重要性可與聞名全國的茶馬古道比肩。
天保寨就位于這條古道的鳳凰山要塞上。當地人口口相傳的故事中,這座古寨還與太平天國著名將領石達開有關。相傳在當年,石達開率領太平軍入川,行至綦江境內。在充分考慮當時形勢后,石達開決定先攻占綦江,隨后占領重慶。1862年的一個午后,石達開帶領一支小分隊,避開清軍耳目,悄悄出現在了獅子山頂觀察地形,選定進攻路線。盡管石達開小心謹慎,但行蹤還是被清軍探子所獲,面對清軍來攻的危急時刻,石達開當機立斷,命令太平軍固守天保寨,借天險抵擋住清軍進攻,最后借夜色突圍而去。
“石達開成功突圍后,感念古寨的救命之恩,便命人在天保寨門前的崖壁上刻下了‘飛龍仙山’四個大字和兩條飛龍,暗懷問鼎天下雄心。”當地人還說,現在這崖壁上的石刻至今清晰可見。
古寨匪事 當地山民的庇護所
那么,這座古寨是什么時候修建的?它為什么會隱于深山?文史專家告訴記者,這與鳳凰山一帶的歷史息息相關。
翻開鳳凰山歷史,會發現從明朝末年至民國時期,這一帶匪患相當嚴重——軍閥混戰與天災,讓當地部分人成為土匪,以“劫富濟貧”為口號,大量招兵買馬,不斷擴張勢力。細數下來,曾有許多土匪盤踞在鳳凰山周圍,他們手下的匪眾更是多則幾千,少則數百,時而自成一幫,時而聯手作惡,讓生存本已艱難的百姓更加民不聊生。
也正是因為如此種種,天保寨成為了當地人的避難所。每逢有土匪來襲,附近的村莊就帶上糧食,遷到古寨里吃住,并在這里筑起堡壘,晝夜有人站崗放哨。
專家經過考證后證實,這些寨門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山上避亂的村民,目前當地已證實明清時代的古寨門有30余道,還有10余道仍在考證中。他說,在冷兵器時代,只要把門一關,寨門上派人看守,想要上山那可是難于上青天。鳳凰山和獅子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當地老百姓紛紛上山躲避匪患,在山上修了許多寨子,現在山上都殘留著寨子地基。
許多當地居民也說,這些寨門,每一道都有自己的作用,每一道都寫滿了故事。比如太平門,土匪曾久攻太平門不下,竟然用重金收買守門人,最后終于得以侵入,幸好村民設有“暗哨”,他們提前撤離到更深處的營寨,在其他寨門的保護下,土匪的野心最終沒有得逞。
離奇傳說 聚奎灣與“猛虎下山穴”
因為長期戰亂,在當地還流傳著一些離奇的傳說。至今人們依舊在此可以見到傳說中的戰爭遺址與風物,如草寇皇帝在二郎坪的練兵場、陰森的萬人墳和那整石雕刻成的皇帝座椅——據村民講這是當年草寇皇帝留下的,普通人只要坐到皇位就會感到頭昏不適,因為有龍氣,普通人坐不住。
聚奎灣是一座古老的宅院,位于雙山五社,它修建于清代咸豐年間,無論建筑外觀還是內飾都非常精致,據說光修建就花了13年之久。古宅的傳說叫作“拴猛虎”——傳說當時房主魏君朝系誥封朝議大夫,但無實權。為了能當上更大的官,討教陰陽先生。陰陽先生指點秘訣,說他屋后的山形似猛虎,與房子形成猛虎下山之勢,只需在后山坡用石料砌成數百米長的圍墻,以示繩索、鐵鏈之意,套取這只虎的銳氣,便能成事。
房主照此辦理后不久,的確朝廷就下令魏君朝到成都赴任。魏君朝大喜,但令人遺憾的是卻在途經江津白沙時得急病而亡。事后,人們都說:陰陽先生的話不可信,那所謂縛住猛虎之舉也成了笑柄……
鳳凰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