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陜西七大低調的古代陵墓,古墓,陜西,陵墓,低調,歷史。陜西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省,自古就有很多著名的故事在這里上演,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盤點下陜西境內的七大古代陵墓,陜西旅游、游記攻略,陜西旅游景點,陜西好玩嗎,陜西在哪里,陜西有什么好玩的,陜西怎么去,陜西怎么走,陜西住宿,陜西景點景區
陜西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大省,自古就有很多著名的故事在這里上演,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盤點下陜西境內的七大古代陵墓,看看那些鮮為人知的古代歷史吧!
花木蘭陵園
花木蘭陵園花木蘭陵園位于萬花山下。陵園依山而建,面積十八畝。園內遍植松柏花卉。墓碑上雕刻著著名書法家舒同撰寫的“花將軍之墓”五個大字。木蘭姑娘替父從軍的故事,大約在1500年以前就在民間廣為流傳。
傳說花木蘭姑娘姓花,家住萬花山下的花原村。17歲時,因自己的國家突然受到戰爭威脅,其父欲應召為國從戎,卻因年老體弱,力不從心。于是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12年的殊死征戰中,戰功赫赫,由士兵晉升為將軍。戰爭結束后,花木蘭激流勇退,辭別皇帝回到了故鄉。當她脫下戰袍,恢復女兒裝時,她的同伴大為驚訝,想不到和自己共同征戰十二載的將軍竟是一個楚楚動人的女子。
傳說花木蘭姓花,家住萬花山下的花原村,17歲時,因自己的國家突然受到戰爭的威脅,其父欲應召為國從戌,卻因年老體弱,力不從心。于是花木蘭女扮男裝,毅然代父從軍。在戰場上,英勇善戰,12年的殊死征戰中,屢建戰功,由士兵晉升為將軍。戰爭結束后,皇帝欲封其為朝廷大臣。花木蘭卻激流勇退,辭別了皇帝回到了家鄉。當她脫下戰袍,恢復女兒妝時,她的同伴大為驚訝,想不到和自己共同征戰十二載的將軍竟是一個楚楚動人女子。木蘭陵園是1984年延安市政府撥專款在花家陵山腳下修建的。
據傳說,木蘭回家后,十分喜歡萬花山的牡丹,便在這里耕作食斯,直活到八十歲。她的墓地就建在萬花山隔河相望的另一座山上,是遵照她的遺囑而造筑的,讓她時時能看到她喜歡的萬花山牡丹。現在人們把埋葬花木蘭的這座山叫“花家陵”。1984年,延安市政府撥出專款,在花家陵山腳下,修建了“木蘭陵園”。
花木蘭陵園·木蘭事跡
根據北朝民歌《木蘭辭》(約作于北魏遷都洛陽以后,中經隋唐文人潤色)的描述,對于花木蘭的歷史年代問題有兩種主要的民間說法是:
第一種說法是: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表現突出,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她婉言推辭。
第二種說法是: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勛。(《木蘭辭》是公認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關系,這種隋朝末年的說法卻與全文多處有沖突,但是不知道為何會流傳這種說法)到了唐代,花木蘭被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于《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蒼頡廟
蒼頡廟
蒼頡,是黃帝時代的史官。相傳他創造了文字,故有“造字圣人”之譽。《史記》載,“史頡居陽武,車葬行之利多亭南”。衙即彭衙,即今白水縣。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蒼頡廟位于白水縣史官鄉。廟修建時間不詳,按廟碑記,東漢延高五年(公元162年)已經初具規模,現廟內建筑物主要為明代聽建。后殿是該廟的中心,這里供奉著蒼頡像、相傳像下有隧道,通入殿后蒼額墓中。在正殿、后殿兩室,陳列有歷代碑刻,較有名氣的有《蒼圣鳥跡書碑》、《孔子弟子題名碑》和東漢延喜五年《蒼頡廟碑》,其中《蒼頡廟碑》現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館內。
昭陵
昭陵昭陵位于陜西省禮泉縣東北22公里九嵕山的主峰上。九嵕山,山勢突兀,峰巒挺拔,溝壑縱橫,山環水繞,有涇水環繞其后,渭水縈帶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是唐太宗李世民(597~649)墓。陵園面積2萬公頃,周長60公里,是我國帝王陵園中面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長孫無忌、程咬金、魏征、溫彥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齡、孔穎達、李靖、尉遲敬德、長樂公主、韋貴妃等墓,還有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等15人之墓。
陜西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