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旅游遭遇地震時,我們應該辦?
深圳海外國旅 2014年05月26日 18:42
當我們在旅途中遭遇地震時,應該如何沉著應對?這是每一位對生命負責任的旅行者出行前需要認真思考和學習的問題。
旅游在給人們帶來快樂新奇之余,也蘊涵著一些潛在的風險。當我們在旅途中遭遇地震,我們應該怎么辦?這是每一位對生命負責任的旅行者出行前需要認真思考和學習的問題。
面對不同場合的地震,我們應該怎么辦?
一,在街上發生地震
在街上行走時發生地震,高層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廣告招牌、鐵板、霓虹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桿和圍墻,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旅行中在行駛的車輛中遇到地震時,司機應盡快減速,逐步剎掣。而乘客(特別是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座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后腦部,并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御姿勢。
二,在房內遭遇地震
在樓房內遇到地震的話,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也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廚房和廁所有食物和水源,可以幫助支撐多一些時間。
三,要是你在購物的時候遇上地震
在大商場遇到地震時,由于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于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
對于引發的火災,在大火中應盡快脫離火災現場,脫下燃燒的衣帽,或用濕衣服覆蓋身上,或臥地打滾,也可用水直接澆潑滅火。切忌用雙手撲打火苗,否則會引起雙手燒傷。
同時,對于自然災害之后可能出現的傳染性病癥也是需要盡早預防的。要盡早深埋尸體,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防止大災后的大疫。
未雨綢繆準備應急食物
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里攜帶更多對自己有益的物品是每位旅行者都在思考的問題,而食物是必不可少的。當自然災害發生時,一瓶水、一點食物就能增強受災者求生的信心,多一絲獲救的希望。那么外出旅行時,我們應該攜帶哪些食物以備不時之需呢?
能量高、易儲藏、保質期長不易腐敗的食物為首選。比如巧克力、餅干、方便面、火腿腸、堅果、糖果等。
災害發生時,斷水是最常見的,因而礦泉水、牛奶等飲料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特別要注意的是,選擇食物時盡量選擇用塑料包裝、簡單包裝的食物,不宜選擇易碎的玻璃瓶裝罐頭以及開啟費力的鐵皮裝罐頭等。
?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