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內旅游?
關門節和開門節,是信仰下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的宗教節日。傣族的關門節和開門節等典型、更有代表性和更具濃郁的宗教色彩。關門節,傣語稱“毫瓦薩”,意為進入傳授佛法的時期,定于傣歷九月十五日(農歷六月中旬)。歷時三個月的傳授佛法結束的那一天(即傣歷十二月二十五日)便是開門節。開門節傣語稱“奧瓦薩”,意為走出傳授佛法時期。傳授佛法開始之日是一個節日,很有意思。一般認為,關門節和開門節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三個月的關門被視為信眾的安居戒齋期。
關門節那天,傣家村寨充滿了節日的氣氛。一大早,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蒸彩色糯米飯和制作糕點,賧佛或饋贈親友,備辦酒席會餐。
在關門節的三個月期間,民眾到佛寺里聽高僧講經是一項主要活動。高僧講授的內容少不了成佛者的故事,并以此來教化眾生立志成佛。從關門節至開門節的三個月期間,傣家人不舉行婚禮,不建蓋新房,不出遠門,要集中精力搞生產,定期到佛寺拜佛、賧佛,虔誠信佛的長者,自覺戒齋,穿白衣服,包白布頭巾,有的還到寺內住宿,每隔七天舉行一次拜佛活動,屆時,信眾們帶上食物、蠟條供祭佛祖,聆聽寺內高僧頌經,講解教規、戒律、佛經故事。還要舉行一次稱為“賧坦”(獻經書)的重大活動。 三個月的關門節日期屆滿,即傣歷十二月十五日,便舉行開門節慶祝活動。信眾們像參加關門節慶祝活動一樣,帶上紙花、蠟條、花樹、食物、錢幣來到佛寺,舉行隆重的賧佛和頌經活動。也像關門節一樣吃施舍飯、僧眾聚餐,和關門節一樣的熱鬧與歡樂。夜里,在佛寺內燃放火花、放高升、點孔明燈、跳舞、并舞燈環游各村寨,慶祝安居齋戒期結束,表示已從關門期進入開門期。這個夜晚之后,傣家村寨又恢復往日的多情浪漫的生活,僧侶們即可以走出佛門,信眾可以出遠門,傣家可以蓋新房,小伙子們可以串姑娘,戀人可以舉行婚禮。
?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