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傳統文化祭掃過“鬼節” -
深圳海外國旅 2014年05月26日 17:18
,北京旅游攻略,北京游記攻略,北京好玩嗎,北京在哪里,北京有什么好玩的,北京怎么去,北京怎么走,北京住宿,北京景點景區
? 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民間俗稱“鬼節”,北京按風俗習慣要燒紙錢、放河燈祭祀故去的先人。由于在路邊燒紙會污染空氣,并易引起火災,燃燒后的紙灰還會破壞路面衛生,因此北京官方曾在祭掃之際多次提醒市民,加強對環境的保護,避免燒紙錢對市容和街道綠化造成損害。
北京后海被認為“風水寶地”,很多人專程來此燒紙。二十六日晚,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在后海的一個路口點燃了一堆紙錢,煙霧繚繞。待火堆慢慢熄滅后,她便轉身而去,黑色的紙灰慢慢被小風吹散。而在不遠處,多個相同的場景在上演著。據當地環衛工人介紹,“這幾天都要沿著河邊清理大量紙灰”。
但是,在政府的倡導下,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選擇更加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比如鮮花祭祀、網絡祭掃等。
二十六日晚,“放河燈、思故人、帶福歸”文明祭掃祈福活動在朝陽區高碑店舉行,近千名村民在通惠灌渠放起一盞盞美麗的花燈,表達對古人的追思。
根據市場最新價格顯示,“鬼節”期間北京鮮花價格一路飆升:每扎僅為七八元(人民幣,下同)的黃菊漲到了十二元,而白菊也飆升到十二至十五元一扎,上漲了一倍多。
一些市民為先人在網上開設靈堂,寄托哀思。只要點擊鼠標,植樹、獻花、鞠躬等儀式一一進行。記者在自稱是“全球最大的華人網上紀念平臺”的炎黃祭網上看到,既有屈原、曹操等歷史名人的紀念館,也有現代百姓的網上陵園。
但是,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他們認為,鬼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用燒紙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非常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祭奠方式。用鮮花去祭奠先人,是西方人的傳統,不能表達中國人的感情。”北京一國企員工趙先生表示,“燒紙造成的火災,完全可以通過政府職能部門的有效防范來避免,比如劃定專用的燒紙區域。”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認為,“祭奠是一種傳統,隨著經濟的發達、社會的變遷、流動人口的增多,這種懷舊心理愈顯重要。”
北京正在致力于保護傳統文化、加快文化立法,以此來尊重習俗、提升習俗,讓這個植根于傳統深處的緬懷先人、追述祖恩的節日更莊重、更環保。
北京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