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北京先看風俗【老北京獨特的味道】 -
深圳海外國旅 2014年05月26日 17:17
,北京旅游攻略,北京游記攻略,北京好玩嗎,北京在哪里,北京有什么好玩的,北京怎么去,北京怎么走,北京住宿,北京景點景區
北京人的風俗習慣大全:
廟會 寵物習俗
老北京的寵物習俗,比如養金魚。享譽國內外的水中寵物金魚,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金魚系鯽魚變種, 因其色赤而鱗片閃爍若金,故名金魚。金魚的品種很多。望天、龍睛、珍珠、紅頭、帽子、 絨珠、水泡眼、獅子頭……北京人圖吉利,養金魚討的是"吉慶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 在北京人的口語中,宮廷中四尾的珍貴金魚稱為"金魚",而各色的兩尾鯉魚類的金魚稱為 "小金魚兒"。加一個小字,再讀出兒化音,這魚可就兩碼事了,其價格相差也甚遠。小金 魚兒十分耐寒,臘月、正月是小金魚兒最好銷的季節。貧窮者買兩條小金魚兒,又哄孩子, 又圖吉利,討個"來年有余"的兆頭。
親習俗
按照傳統的方式北京地區人士說親時,要先托媒人往女家問名,將男女生年屬相相合,只要雙方生肖并無相沖,即可合婚。婚約確定后,男家便要擇吉日,帶備紅柬(婚書)舉行訂婚禮,男家要給女家送上衣物,首飾,洋酒及果餅等禮物,叫"過禮",但這只是"小定禮",婚期前一個月,得送"大定禮",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鵝,樣樣俱全。至吉日臨近,男家還要給女家送上"催妝"禮,計有豬羊肉,干面,年糕等。其中"肉"是要女家割離骨肉,讓女兒出嫁,年糕則是女兒出嫁后步步登高之意。女家在男家"催妝"后,便要立即將嫁妝送往男家,以裝設新房。新娘到達男家進門前,新郎會手持弓箭,于新娘腳下虛晃三下,借以驅除邪妖,之后新娘跨過火盆,方可進門。然后,新郎新娘雙雙拜天地,入新房"坐帳",并一起吃"子孫餑餑"(餃子)及長壽面,并飲交杯酒等。婚后第三天,新姑爺陪伴新媳婦回門,叩拜岳父母。
民間習俗
豐富多彩每年農歷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舊時北京民間的三大節日,尤其春節最為隆重熱鬧。在眾多大小節日中,流傳著豐富多樣的習俗風情。如農歷臘月三十日晚(大年三十),全家人歡聚一堂,吃“更歲餃子”,“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辭舊迎新”,“拜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財 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不準掃地,不新做食物,以示“年年有余”。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逛廟會。正月十九,為白云觀道教祖師邱處機逝世紀念日的“燕九節”。接著是清明節掃墓、踏 青。四月初八“浴佛節”。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船,以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天要祭神,上墳,放荷花燈、船燈,以超渡鬼神。八月十五中秋節,人們喜愛當晚賞月,吃月餅,又有團圓節之稱。這些習俗有的是講究農耕時令科學的,有的是文化娛樂性的,有的則屬封建迷信色彩的。此是封建社會文化科技不發達的體現,但也反映了人們追求豐年、幸福的美好愿望。
新中國誕生40多年來,北京人的習俗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破舊立新之中,開創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兼優的社會新風尚、新民俗,深為人們所熱愛與弘揚。例如禁放煙花爆竹,禁止封建迷信等等,積極倡導如下健康文明的節慶、娛樂等活動,深受人們的歡迎。 廟會花會,甲勝天下 北京是塊風水寶地,歷代在此大建寺廟,自然廟會也就非常繁盛。僅以明清時期為例,北京幾乎天天都有廟會。如農歷正月初一的東岳廟、大鐘寺開廟廟會,初二財神廟會,初三蟠桃宮廟會,十七、十八白云觀廟會。每月逢九、十、一、二隆福寺廟會,逢三土地廟會,逢五、六日塔寺廟會,逢七,八護國寺廟會等 等。其廟會之多,規模之大、會期之長,內容之豐富,是其他地方所莫及的。 就在現代,北京于每年春節期間,也在多處舉辦傳統的廟會或花會,熱鬧非凡,成為聞名遐邇的特色旅游項目之一。主要有地壇的文化廟會、白云觀的民俗廟會和龍潭湖的大型花會。這些廟會和花會,是從古代寺廟宗教節日的群眾性游藝活動演變而來的,它集文藝演出、民間雜耍、小商品交易及美食服務于一體,有好吃、好看、好玩、好買的,深為人們所樂道和參與。 在明清時代,北京廠甸和燈市口的元宵燈會久負盛名,各種花燈、宮燈、走馬燈、謎語燈等等飾滿街頭、曠野,五光十色,供游人觀賞。 現代燈會更是推陳出新,不但用料講究,而且規模空前。除五一節、國慶節、春節于圓明園、勞動人民文化宮等地推出各種燈展外,尤其北海公園所舉辦的大型燈 會,以及冬季于龍慶峽舉辦的精彩冰燈、冰雕,更是造型多樣,多彩多姿,成為燈的世界,藝術的海洋,吸引大批游人前往觀光。 此外,還有如下聞名遐邇的民俗活動,即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京郊白龍潭的廟會,清明節前后門頭溝的國際風箏會,端午之際的昆明湖龍舟賽,盛夏時令的大興西瓜節,妙峰山觀玫瑰、秋游香山賞紅葉等等,大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 ............
北京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