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島獨特的宗教習俗 ???? 眾所周知,印尼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多元宗教國家,其中伊斯蘭信徒占國民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可是在世界聞名的旅游勝地巴厘島則不同,雖然這里也有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佛教,但人數最多的還是印度教,其信徒占巴厘島四百萬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左右。經過數百年的融會變通,目前巴厘島的印度教已與正宗的印度教或佛教有了一定的區別并有著自己獨特的宗教習俗,因此當地人習慣將其稱之為“興都教”或“巴厘印度教”。 家家有神龕 除天堂島、神仙島、藝術之島、木雕之島等美稱之外,巴厘島還有千廟之島的稱謂。只要你來到巴厘島,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無論是商店酒店還是政府機構,各種神廟隨處可見,城有城廟,村有村廟,全島神廟的總數近一萬五千個,朝拜的香火早晚不斷,大有一種神靈自在天地間,青煙裊裊上云端的高深意境。 此外,不管城市還是農村,巴厘島幾乎家家都供奉有神龕,少則一兩個,多的有十余個。巴厘島的神廟與現在日本流行的神廟式樣有相似之處,而神龕外型很像是縮小版的帶尖頂的中國四角廳,有的神龕直接建在庭院前后的地面上,有的則高高豎立在一根根石柱之上,有點像燈塔。神龕一般是用當地黑色的火山石雕鑿而成,大小不一,尖頂之下四面透空,以供朝拜的信徒供放花盒或香火。除社區鄉村公共祭祀的公共神廟之外,神龕是巴厘印度教信徒每天都要朝拜的地方,在信徒心中具有非常神圣崇高的地位。 天天拜神靈 巴厘印度教的信徒主要供奉梵天、毗濕奴和濕婆神三大天神,此外還與佛教類似,也供奉釋迦牟尼,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門神等。此外當地人心目中神的形象可以來自個人的想象和喜愛,可以是老虎、大象、猴子等動物,也可以是人與動物的結合體,因此巴厘各地的神像雕刻千面百孔,神態各異,充滿著豐富的宗教想象力和生動的藝術創造力。 經過長期的傳承演變,朝拜晚祈、虔誠向佛,幾乎已經成為當地巴厘印度教信徒們日常生活的核心。清晨的巴厘島,每天都可以看到以下經典的場面:在柔和的晨曦和裊裊炊煙中,許多梳洗打扮后的姑娘婦女,在家中神龕、公共神廟、神樹或她們心目中的神圣地方,放下一個個盛有花瓣、米粒和其它供奉物品的正方型小花盒,燃上一炷香,然后雙手合什,口中呢喃,歌頌偉大的神靈,祈禱家人幸福平安。有趣的是,類似的朝拜祈禱一般都是由女人來進行。? ?可點擊巴厘島旅游攻略,了解更多巴厘島名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