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查濟
?
我是去到了安徽涇縣的查濟古鎮,才知道這里的“查”念“zha”,而不是“cha”。這里的大部分人,都姓查。
傍晚,乘坐一輛面包車匆匆從涇縣趕到六十公里外的查濟,一路寒冷,飄著小雨。素來不喜陰雨的我,先有了幾分郁悶。
當晚就住在查濟。第二天一早醒來,推開窗戶又看到雨,徹底掉進了清冷的秋。
據說查濟是中國最大的古民居群,綿延十里,廢墟多到壯觀。正是這一點,吸引我不遠千里而來。更好的是,它不像宏村或西遞那么多人,即使是國慶期間,游客也少極。古鎮的邊上,是一條岸邊開著美人蕉的查濟河。有鋪滿了藤蔓的石橋,有人在橋下臨水濯衣。鎮的盡頭是層疊不窮的青山和田野,山頂水氣蒙蒙,好像《西游記》里將有妖怪出現時的妖氣彌漫。
最好看的,自然還是古鎮了。鎮上有無數的老房子,房子的一根梁,一塊磚,都可能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查姓人民住在雕梁畫棟的古房里,十分自然,并不感覺這些房子是稀世的古董,它首先是他們遮雨蔽日的房。他們在房子里走來走去,很生活,又很像電視劇。我捧著相機,巴不得眼前的一切舊一點,再舊一點。不需構圖,眼所觸及之處都那么入畫,吸引著我四處流連。這結構曲折復雜,四通八達的鎮,對我一向缺失的方向感又是巨大的考驗,當我發現自己走了半天竟然回到原地時,不禁摸頭自問——怎么做到的?
查濟古巷
?
徽派建筑,高墻寂寥,從天到地都是濕淋淋的,當然會讓人想起《雨巷》來。下雨遇到丁香一樣的姑娘,也是結著愁怨的。查濟沒有丁香花,卻彌漫著清新的香氣,這里的居民喜種花,房前屋后都開著各種小花,讓我十分喜歡。走在這樣的查濟,身不由己成為了畫中人,生出許多浪漫的情懷來。遇到一片葉,一朵花,一條小巷,一面高墻,一片廢墟,都讓我駐足。我問它——我是為你而來嗎?我怎知道,會在這里遇到你?
其實查濟也讓人郁悶,不是它不好,不是它不美,不是它不夠情調。只是,那一天,在查濟,我的游興被雨淋濕了,被風吹散了,被寒冷淡化了。
如果早知道這里有雨,我還會來嗎?如果早知道這里有雨,我還是會來。
查濟寫生
二甲祠
洪公祠
查濟勞作的人
查濟木雕
德公廳屋內部的磚雕山墻
俯瞰查濟
?
查濟村位于皖南涇縣城西60公里處。
明清民居古建筑群就坐落在流水潺潺的查濟河兩岸,綿延lO里,現存有明代建筑80處,清代建筑109處。幾乎所有的明清建筑都雕粱畫棟,翹角飛檐,其中德公廳屋、誦清堂、愛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偉、結構精致。尤以德公廳屋四柱三層牌坊式門樓,五朵斗拱屋面,略帶翹角分三層覆蓋門樓,古樸典雅、雄渾大方。背面以鏤雕手法雕出二龍戲珠、丹鳳朝陽、魚躍龍門、獅子滾繡球等吉祥圖案,手法嫻熟精美。
古雕、磚雕、木雕在查濟隨處可見。門窗扇格的木雕、廳堂柱礎的石雕、門樓門匯的磚雕,均繁刻精鏤,玲瓏剔透、畫面各異,或花鳥、或禽獸、或人物,無一不栩栩如生;房屋結構為多進式,或三進、或四進,進間有“四水到堂”式的天井,沿天井二摟廊廓置有“美人靠”;條石砌就墻基,柱基為圓形雕石,墻體青磚、屋上黑瓦。傳統的雙披屋頂半掩半露,躲在重重疊疊的山墻后面。高出屋頂的山墻既可阻止火勢蔓延,又具防盜作用。山墻造型豐富,有云形、弓狀、階梯式等,墻頭呈翹首長空的馬頭狀。 這些古代民居的外形全是青磚黑瓦,并非是古代查濟人沒有財力或不具審美意識,明清時期,查濟人多在外經商.不乏富商巨賈,且查濟文風極盛。查濟村周圍有四門三塔:鐘秀門、平嶺門、石門、巴山門;如松塔、青山塔.巴山塔。古樸典雅。這三座塔就是查姓家族為振興查濟文風,而于清嘉慶年間資興建的。查濟人查秉鈞、查春如更是清代書畫名家。
那么查濟人為什么不把住宅裝潢得五彩紛呈呢?原來中國封建社會對色彩的使用有著極其嚴格的等級區分。平民百姓,縱使有萬貫家私,也絕不允許在住宅上使甩各種金碧輝煌的彩畫與裝飾。 “堤內損失堤外補”.雖然住宅是統一的青磚黑瓦,但聰明的查濟人巧妙布局,“依山造屋,傍水結村”,民居的分布格局巧妙地運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借景、對景等手法,形成“門外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的“天人合一”的格局。房屋間有街巷相通,岑河、許河、石河三水臺一的查濟河逶迤穿村而流,石渠繞每家每戶而過;查濟河因落差較大,清澈的河水迭瀑式地流淌,沿河錯落有致地建有多道拱石橋、板石橋、洞石橋,將兩岸民居相連。飽經滄桑的石橋,藤蘿纏繞,遠望猶如碧玉橫架水上,與兩岸青磚黑瓦遙相呼應。據說,查濟村原有108座橋、108座廟、108座祠堂。
時至今日,查濟村雖歷經百年風雨治桑,不復有往日風采,卻仍存有紅摟,天申、靈芝等15座橋和10余座祠堂、廟宇,于其中規模較大的寶公祠、洪公柯、二甲祠中的鎦金飛檐、雕粱畫棟中不難想見查濟村的昔日風貌。 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門,石橋跨河溪,兩岸古建群。悠遠獨特的建筑文化,鐘靈旒秀的山水意境,蘊育了昔日的查濟人民。站在這明清古建筑群面前,我們不禁激起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自豪感,贊嘆我們的祖先創建這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的勤勞與智慧。
景區門票:30元,起個大早或者趕個晚集都可以省掉
景區電話:0563-5995299
投訴電話:0563-5981918
查濟古鎮自助游貼士
線路規劃:
查濟不大,主要景點集中在村口到紅樓橋沿許溪一帶,如果只看景點,1~2小時就逛完了。如果要感受查濟早晚的美景,住一晚上,兩天足矣。若是想尋一片清靜,小住一周絕不會厭煩,當然時間充裕還可以前往桃花潭、章渡古鎮看看,它們都在涇縣境內,與查濟相隔不遠。
交通情況:
坐火車的話一般先到宣城,然后長途車到涇縣。涇縣長途汽車站右轉不遠便是涇縣短途汽車站。乘坐到厚岸的巴士,約1小時到達。從厚岸到查濟3公里,可乘三輪車,4、5塊錢。
自駕車行車線路
南京來查濟自駕車旅游行車線路:
1、 南京上繞城高速—寧馬高速—馬蕪高速—蕪湖西下高速—轉205國道—南陵—涇縣—云嶺方向直走到溪口—右轉到包合—厚岸-查濟。
2、南京-馬鞍山(50分鐘)-蕪湖(50分鐘)-南陵(40分鐘)-涇縣(40分鐘)-查濟(50分鐘) 沿途路況: 南京—蕪湖是高速公路,蕪湖—涇縣是205國道,涇縣到查濟是省道。
上海來查濟自駕車旅游行車線路:
上海出發—A9—高速—宣城西下高速—涇縣—云嶺方向直走到溪口—右轉到包合—厚岸-查濟。
杭州來查濟自駕車旅游行車線路
杭州出發—寧杭高速—轉進—蘇申浙皖高速—宣廣高速—宣城西下高速—涇縣—云嶺方向直走到溪口—右轉到包合—厚岸-查濟。
住宿情況:
30元/人,洗澡衛生間公用。
推薦客棧
徽鄉濃客棧
地址:安徽涇縣查濟古村內,查濟小學隔壁,正對老牌坊舊址
價格:標準間 80-100元/間
電話:0563-5995199;13865634967
推薦理由:位于主村村口,查濟小學隔壁,內有停車場,交通非常方便??蜅扔幸淮泵骷尉改觊g建筑,為理學名臣查鐸故居,大五開間,兩進,屬典型明朝風格。其磚雕極為精美,并有罕見明式龍紋木雕橫梁。另有一幢三開間清朝建筑(曾為家族家塾),一幢徽式閣樓,前后兩個庭院。
其他客棧聯系方式
廣源樓客棧 0563-5995082
四景客棧 0563-5995238
九獅客棧 15856305920
飲食介紹:
在查濟可以吃到很多正宗的徽菜,臭鮭魚、竹筍燒肉、涼拌蕨菜,還有很多野味。
其他信息:
當地特產
綠茶 查濟地處黃山山脈,山高林密、幽澗芬芳、土沃水肥、氣候尤佳,盛產綠茶,歷史悠久。查濟綠茶多在谷雨、清明時節采摘,要求“兩刀一槍”( 即兩片嫩葉夾一支芽),制作考究,工序繁多。成茶后幽香四溢,啜一口沁入肺腑。
紅麻秈 紅麻秈是一傳統的水稻品種,適宜在高山種植。高山晝夜溫差大,紅麻秈又生長期長,故米質特優。山區少蟲,不須打農藥,紅麻秈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香菜 香菜是查濟民間特有的傳統家常小菜,其香、辣、咸、甜、脆五味俱全。盛上一碟,亦可作佐料,用以待客品飲早茶。香菜色、香、味、形皆佳,鮮美可口,風味別異,客人品嘗后,常贊不絕口,現已成為饋贈親友的一種佳品。
板栗 查濟種植板栗有悠久歷史,從那些蒼勁的老板栗樹可窺一斑。查濟板栗基本上是傳統品種,即使嫁接的,也是取之于傳統優質板栗的穗條。查濟的板栗從品質上有毛栗和油栗之分,毛栗耐存放,油栗色彩可人;從成熟期有七月半栗,中秋栗,重陽栗之分。查濟眾多的板栗里,有一種叫“桂花香”的品種可稱為上上品。
安徽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