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免費旅游景點大全1、紅樹林深圳紅樹林位于深圳灣畔,是我國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干呈淡紅色而得名。這里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深圳旅游攻略,深圳游記攻略,深圳好玩嗎,深圳在哪里,深圳有什么好玩的,深圳怎么去,深圳怎么走,深圳住宿,深圳景點景區

問題:提問:欲念只為一個她
不需要門票的,免費的公園和海灘的都可以。
回答:回答:念著妳給的痛
深圳市免費旅游景點大全
1、紅樹林
深圳紅樹林位于深圳灣畔,是我國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干呈淡紅色而得名。這里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欖、秋茄等珍稀樹種。這里也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是東半球候鳥遷徙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自然保護區內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在此可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已被“國際保護自然與自然資源聯盟”列為國際重要保護組成單位之一,同時也是我國“人與生物圈”網絡組成單位之一。
這里的真正景色實際上既不是被稱為“活化石”的紅樹林,也不只是蔚藍的海灣,而是體驗當一群群海鷗、白鷺翱翔于碧海藍天時的天地之遼闊。至于為什么看不到“紅色的樹林”,最好去請教當地的“居民”。
2、農科中心
這是一座龐大而免費觀賞的植物園,園里有許多花木養殖專業戶,筆者家中的步步高、發財樹都是在這里買的。農科中心的東南面有一座水中小島,島上臺灣相思樹遮天蔽日,可謂情侶幽會的好去處。
3、筆架山
筆架山公園位于深圳市區的西北部,是有十余座小山峰的丘陵起伏地。公園總面積146公頃,山丘地占80%以上,最高峰海拔178米,屬山地公園。公園內植物資源豐富,植被覆蓋率90%以上,植物種類超過400多種,野生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
這是一座離市中心最近的山,由于山體與周圍的現代建筑距離過近,因而登山的感覺有點像爬樓梯。每年深秋時節,不少人家老少出動,爬次山的感覺如同吃次團圓飯。
4、蓮花山
蓮花山公園位于深圳市中心區北端,全園占地面積166.14公頃。公園以其清新、秀麗的姿色和端莊、質樸的風格吸引著廣大游人,是一座風景優美、環境清新的休閑勝地。蓮花山并不險峻雄偉,海拔只有106米。沿著蜿蜓逶迤的山中小徑慢慢而行,游客們既可享受登山的樂趣,又沒有登高的疲憊不堪。蓮花山公園的主要景點有:“兒童游樂場”、“垂釣”、“風箏廣場”、“關山月美術館”。蓮花山公園的頂峰是著名的鄧小平同志的雕像,他矯健的步伐好像永遠帶領著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大步前進。
公園到蓮花山公園放風箏,已成為龍脈在線的一大時尚。另外,傍晚到蓮花山頂觀落日,夕陽余暉別有一番情調。
5、荔枝公園
位于福田區內,東鄰紅嶺路,南接深南中路博物館,西連居民住宅區,北連紅荔路,占地面積28.82萬平方米。公園內建筑取古今中外園林建筑之長,配以棕櫚科、荔枝等為主的亞熱帶植物,使整個公園既有中國傳統園林風光,又有現代化公園的色彩。主要設施有人工湖、盆景園、觀賞古典庭園和盆景,還有荔枝樓、游泳池、駝峰橋、球場、餐廳、亭臺樓閣等。公園可容納5000-10000人,常舉辦燈會、花展等大型觀賞活動。該公園得名源于1983年市規劃局根據園內有555株荔枝樹,將它們作為公園的主景樹,因而將原名新湖公園改名為荔枝公園。
6、東湖公園
深圳市東湖公園位于深圳市東部,東連梧桐山,西臨沿河路,南接深沙公路,北靠愛國路。占地面積233.3公頃,開放面積177.6公頃,其中:綠地面積138.2公頃,水面積15公頃,景點和生活建筑面積2.5公頃,廣場面積15公頃,園內種植喬木2萬株,灌木114萬株,綠化覆蓋率83.12%,綠地率89.55%,另有未開放面積55.7公頃。
東湖公園原名"水庫公園",始建于1961年,1966年正式向社會開放,1984年10月,深圳市政府第四十二次會議決定,"深圳水庫公園"改名為"深圳市東湖公園",屬市一級城市公園。在八十年代就成為有名的深圳市"五湖四海"風景區之一。
7、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位于深圳市羅湖區,南接深圳迎賓館,東至人民北路,北至筍崗立交橋,西臨布吉河。公園始建于1983年,是一個以月季花(俗稱玫瑰)觀賞、栽培、研究為特色,并以安靜休閑、陶冶情操為主要功能,服務市域居民為主的市級專類花木公園。園內有一觀景山,您到此可以登高遠眺,既可一攬全園秀色,又可眺望都市美景。園內山水相連,湖泊縱橫,湖岸蜿蜒曲折,園內多種植物營造熱帶風情更令人陶醉。園內的園中園,是中國月協五大月季花種植基地之一,月季園內300多個品種,5萬多株月季花一年長占四時春,無論您何時蒞臨,都會露蕊含笑,歡迎您的到來,令您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8、梧桐山
梧桐山位于深圳特區東部,橫跨羅湖和鹽田兩區,包括東湖公園、仙湖植物園和沙頭角林場的部分場地,面積共31.8平方公里,是一個以山體和自然植被為景觀主體的城市郊野型自然風景區。是特區內惟一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在山的陽面主要有兩條上山路徑:第一條是從畔山花園西側北行,在一家叫做東風防火門窗廠門前循路上山;第二條是在羅沙路南蓮塘加油站的斜對面有一廢棄的采石場,穿過采石場蜿蜒前行約一公里,沿著一條山脊可攀登上山。站在山頂,視野開闊,景色怡人。
9、大小南山
南山,山不在高卻郁郁蔥蔥,更難得的是海天一色、山城合一。在大南山山頂東望蛇口花園式建筑,西瞰鯉魚門海灘,由山脊而下可順路參觀有名的龜山別墅。大南山位于深圳南頭半島上,周圍是蛇口工業區,主峰高336米。山上樹林茂密,景色宜人,登高望遠,整個深圳灣畔景物盡收眼底:遠可觀深圳市中心區樓群、香港流浮山脈,元朗景色,近可俯視南山半島、寶安新城。
10、天后宮
赤灣天后宮,坐落在深圳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風光秀麗。其創建遠溯宋代,氣勢宏偉,明清兩朝多次修葺,規模日隆,成為當時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后廟宇,凡朝庭使臣出使東南亞各國,經過這里時必定停船進香,以大禮禱神庇佑。明萬歷初年,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舟師遠下西洋,開創海上“絲綢之路”,赤灣天后宮為其重要一站。
11、大梅沙海濱公園
大梅沙海濱公園是1999年度深圳市委、市政府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她位于神奇秀麗的南海之濱、風光旖旎的大鵬灣畔、深圳特區的東部。這里三面青山相擁,中間開闊平緩,一面臨海,1800米的沙灘就鑲嵌在這青山碧海之間。大梅沙海濱公園凝聚了眾多國內外園林設計水平較高的設計公司的心血。其中英國ATKINS顧問公司負責大梅沙片區的詳細規劃和總協調,北京林業大學園林規劃建筑設計院深圳分院負責大梅沙海濱公園的規劃設計,新加坡SGD設計與規劃公司承擔公園內的建筑設計,美國SWA環境與景觀設計公司承擔鹽梅路海濱觀景路的咨詢。
大梅沙海濱公園共分游泳區、運動區、休閑區、娛樂區、燒烤場。有摩托艇、沙灘車、蹦極、TAGADISCO、水上降落傘、沙灘排球、沙灘足球等眾多的游樂項目,并提供購物中心、沖涼寄存、餐飲供應、休閑品茗、泳具出租、保安、救生等配套服務。
12、南澳島
南澳灣,一個明凈、清新、美麗的名字;南澳灣,一個隱藏在都市塵埃背后,被浪漫情懷擁抱的世外桃源。南澳島位于南澳鎮的旁邊,背靠七娘山,前對大海,形如半邊月,柔若少女;既得柔美山水之靈氣,又享受海上耀陽正照。青山懷抱,比水相依,孕育了這美麗動人的南澳灣清晨的南澳灣靜謐安詳:大海碧綠、空氣清新、海風涼爽。南澳灣旁邊的海濱廣場上,早起的人正在進行晨練,小孩子樂陶陶地在秋千上搖晃,在軟梯上追逐,年輕人則更喜歡在雙杠、單杠上訓練,而一旁的老人大多在打太極、做健身操。而美麗的月亮灣像一個剛剛睡醒的少女,睜開惺忪的雙眼,靜靜地注視著眼前的一切,而懶得吐露一言。一位老人說,只要不下雨,他每天都要到那進行鍛煉,從不間斷。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沐浴著涼爽的海風,使人超脫忘形,人也好像年輕了好多歲。
13、楊梅坑
楊梅坑位于大亞灣,據稱是深圳最美的溪谷.在南澳鎮的西北面位于七娘山脈與老虎坐山之前,有一片長滿了楊梅的山丘,山丘下面的村莊就叫做“楊梅坑村”。楊梅坑是由兩條大坑匯合而成。一條是正尾坑,源頭在大雁頂與三角山之間;另一條便是大坑湖,源頭是七娘山。一路清潭連連,風景秀麗,兩側林木茂盛、鳥雀爭鳴。
14、洪湖公園
洪湖公園屬深圳市市級公園,位于羅湖區鬧市中心。東起洪湖東路和文錦北路,西至洪湖西路,南北分別以筍崗橋和泥崗橋為界。總面積59.15萬㎡,其中陸地面積32.46萬㎡,湖面面積26.69萬㎡,是一個以荷花為主題,以水上活動為特色的綜合性公園。洪湖公園籌建于1984年9月,1987年1月成立洪湖公園管理處。
15、沙頭角中英街
位于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的中英街,由梧桐山流向大鵬灣的小河河床淤積而成,原名“鷺鶿徑”。1898年刻立的“光緒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號”的界碑豎于街中心,將原沙頭角一分為二,東側為華界沙頭角,西側為英(港)界沙頭角,故名“中英街”。至今仍為“一國兩制”分界線的標志。中英街以其“一街兩制”的獨特政治歷史聞名于世,其周圍還有著其他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有中英街歷史博物館、界碑、古井、碉堡和警世鐘等不同時期的人文景觀,有吳氏宗祠、天后廟和老街故巷等民俗風情景點。中英街還是一個內地與香港經濟文化交流、流光溢彩的“購物天堂”。走進中英街,歷史的滄桑和現代的繁華撲面而來。
16、鶴湖新居
鶴湖新居位于龍崗鎮羅瑞合村,為龍崗羅氏家族聚居地,為城堡式圍樓。該樓占地面積24816平方米,建筑占地14530平方米。建于清乾隆至嘉慶年間,創建人為羅瑞鳳。歷時三代人數十年方建成。整個建筑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是客家圍屋中少有的精品。該圍屋坐西南面東北,呈梯形圍合形狀。共有179套居室,房間300余間,可住千余人,充分體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傳統習慣。整個建筑由內外兩圍相套而成,布局錯落有致,天街復雜,像座迷宮,易守難攻,是典型的客家建筑藝術的結晶。鶴湖新居現為深圳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修復,現已辟為客家民俗博物館。
17、“生態走廊“壩光村
壩光是龍崗區葵涌鎮東部的自然村,位于鹽壩高速的終點站。出了葵涌鎮往東,沿著滿目青蔥、樹陰蔽日的排牙山脈下窄窄的山道東行,車行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生態走廊壩光村。由于這里還未曾開發,生態環境保持得特別好,有大片的紅樹林,成群的白鷺,附近還有火山巖石地貌的島嶼、沙灘,非常適合深圳人周末休閑度假。壩光村由18個自然村組成,散布在16公里的海岸線旁。壩光地處偏遠,山多地少,過去的交通不便卻為深圳保留了一塊山清水秀、景豐林密的城市凈土。村里人介紹說,村里的古樹眾多,品種珍貴,隨便一棵大樹,樹齡都可達百歲以上。
18、翠竹公園
翠竹公園位于深圳市羅湖區翠竹路1078號,北臨太寧路,西、南分別與翠竹路、東門路接壤,東臨水庫新村等生活區。總面積45.13公頃。整個公園以山地丘陵為主,多山頭,坡勢較陡。最高峰位于公園南部,海拔153.24米。1996年9月,市政府成立公園籌建辦公室,暫定名為大頭嶺公園。1999年8月市編委辦批準正式定名為翠竹公園。
19、羅湖文化公園
羅湖文化公園,創建于1986年,位于深圳市湖貝路與樂園路交匯處,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使公園成為羅湖商業旺區內的一塊"綠洲"。公園現有的文化活動場所有:歡樂世界劇場、文藝樓、棋苑、茶藝館、歡樂天地娛樂城、曲藝臺、文化交流中心,待建的有南門樓及地下停車場等。
20、七娘山
七娘山位于深圳市南澳鎮,是大鵬半島南島的主要山峰,海拔869米,為我市第二高峰。七娘山峰錯落有致,山勢險峻、雄偉,山中奇峰異石、巖洞、山泉、密林、以及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交相輝映,多彩多姿。在這里,沒有城市的浮塵與喧囂,神奇中透著平凡,迷人又連結著親切。
七娘山擁有如此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市政府已決定將七娘山脈建設成為郊野公園,進行保護性開發,充分發揮郊野公園在城市生態環境中的積極作用。
21、海山公園
海山公園位于鹽田區沙頭角鎮廟公嶺,主要景點有海山藝術塔、鮮花地鐘、梅花亭、景觀棋盤、健身曲徑等。
公園依山而建,順勢而為,既劈蹊徑,亦巧匠妙裁;既遵循中國園林創造的基本原則,又具有西方建筑風格。園中盆寄奇石,文化名人林墉、蘇華夫婦亦為之流“山呼”、“海應”。公園更有一“天石”,昂然挺立,直插云霄,器宇非凡。中國書畫名家李鐵蒲先生欣然揮毫“天人合一”、“天下為公”、“天道酬勤”,歷代圣賢的哲學理念在當代回響,給人們以一種無窮啟迪。象棋文化是海山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國際象棋大師呂欽、胡榮華曾到此欣然對弈。海山公園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深刻的文化內涵,給游人一種美感,一種哲學人生的啟迪。
22、皇崗雙擁公園
皇崗公園位于福田區福強路與益田路交界處,南臨福強路,西臨益田路,東與"云頂翠峰"、北與"共和世家"小區相鄰,具有雙擁、國防教育文化內涵的精品公園。
主要由山林與草坪結合,保留山體的園林原貌,山林茂密,鳥語花香。公園北面通過地形改造建成一片廣闊的大草坪,在東門區旁建成三個網球場,西面是一噴泉廣場,有假山塑石等景觀
23、兒童公園
深圳市兒童公園位于繁華的羅湖鬧市區雅園立交橋西南側。東臨東門中路,南面和西面以童樂路為界,北與筍崗東路接壤。設有東、南、北三個大門。東門臨東門中路,南門臨童樂路,北門離筍崗東路。
24、南山荔香公園
荔香公園位于南山中心地帶、北臨深南大道,南望南山區委大樓、東接麒麟路、西連陽光荔景樓群,園地總面積二十二萬平方米。園內遍植各種花草樹木:杜鵑怒放,引百花爭春。此中更以嶺南佳果荔枝樹栽種為多,約占園區面積三分之一一,成行成片,蔚為大觀。一年四季長青,蓊郁繁茂;夏秋碩果搖紅,香播遐邇,公園故而得名荔香。
25、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位于深圳特區西部——南山區,占地49萬平方米,是深圳市唯一以孫中山名字命名的公園,也是深圳歷史最悠久的公園。中山公園已有70多年歷史,始建于1925年,由當時的寶安縣縣長、香港紳士胡鈺先生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籌建,當時面積僅有1.3萬平方米。伴隨著改革開放和深圳特區前進的步伐,中山公園不斷擴建和發展。
26、東沖、西沖海灘
東沖、西沖也稱西涌海灘、東涌海灘,位于深圳大鵬半島最南端,離市區七八十公里,是相隔僅十五分鐘車程的兩個海港。東沖行政村由6個自然村組成,村里本地人不到500人,是深圳唯一不通省級公路的村。西沖行政村由8個自然村組成,村民以養殖業和捕魚為生。兩個海港偎依在七娘山下,煙霧繚繞,水清沙幼,被驢友稱為深圳的天堂,而村落里的海鮮小酒館亦讓游人流連忘返。迄今為止,到東沖和西沖的人并不多,歸航漁船上的人家享盡了這東邊兩個海的仙境。
27、園博園
深圳園博園的全稱是“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是第五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會址,位于深圳福田區華僑城東側的黃牛垅,其規劃建設得到了園林界人士的普遍贊譽。
園博園占地66公頃,園區總體規劃本著“人與天調、天人共榮”的理念,利用原址自然地貌,營造出一個依山傍水、自然優美的總體環境。按照規劃,園內建成一塔、兩館、三橋、四湖、六園,共完成建設工程45項。在園博園的最高處,一座九層八角的仿木構磚塔成為園博園的標志建筑物。為體現福田區地域特色,起名為“福塔”,塔高52米,共九層,在此可俯瞰全園景觀,深圳灣海景也盡收眼底。塔的正門左右設“福山擁翠,田地生輝”對聯,在每個門兩側鐫刻不同字體的“福”字,充分展示中國傳統福文化。
28、桔釣沙(收費:白天15元,停車過夜的話則要另收10元,而搭帳篷露宿還要交30元管理費。不限制游玩時間。)
南澳半島藍天碧海,桔釣沙位于風景迷人的桔鉤灣畔,是深圳東部的一處海濱旅游的寶地。從地圖上看,整個沙灘就像一彎新月似的鑲嵌在碧海藍天之間。這里的樹影婆娑,海風輕柔,整個海灣綿延一公里。海濱占地面積約有三百畝。三面青山環抱,一面海天一色。明媚的陽光,蔚藍的海水,潔白的沙灘和醉人的海風,讓桔釣沙成為一個理想的海濱旅游度假勝地。桔釣沙海灘彌漫的溫馨和浪漫是別的海灘難以企及的。海灘面積不是非常寬闊,但有潔白如銀的細沙,蔚藍眩目的海水,海灘旁是一叢高高大大、郁郁蔥蔥的樹林,名字也特別怪,叫木麻黃。溫馨浪漫的源頭就來自在桔釣沙海灘上飛舞的對對情侶。漫步海邊,竊竊私語;林中燒烤,濤聲拍岸。當然也可以兩眼相望,默默無語,只追尋心中那份難得的平靜。在這個連一片樹葉都有著浪漫情懷的地方,有什么理由你不來享受一段甜蜜時光?
29、梅山
夏天的午后,滿山荔枝紅遍,眺望水庫,粼粼波光在綠樹紅果的映襯下更顯靜謐;深秋的黃昏,山崖上開滿了淺黃色的米蘭,路邊也有許多不知名的野花頑強地生長,秋風送爽,能聞到陣陣的幽香;如果是春天的夜晚,則可仰望星辰,靜聽山泉流淌而下。
梅林,古時以梅樹眾多得名,到現在,已經很難在梅林找到哪怕是一株梅樹,反倒是荔枝樹漫山遍野,梅林荔紅,倒顯得別有一番風味。
30、塘朗山郊野公園
目前塘朗山郊野公園有一條瀝青公路直通山頂,但為了游人的安全,此車道禁止游客開車沿此路上山,騎自行車可能目前還可以由此公路上山。不過附近登山居民一直抱怨騎車下山者呼嘯而下,極不安全,可能以后自行車也會禁止進入
深圳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