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班加羅爾是印度第七大城市,面積174.7平方公里,人口650萬(2002年),是卡納塔克邦的首府,位于海拔921米的丘陵脊頂上,氣候溫和宜人,最熱月(5月)27℃,最冷月(12月)21℃。年降水量924毫米。班加羅爾意為“煮豆”,建于16世紀,曾是邁索爾王國的主要都市。

自1831年起,被英國殖民主義者占領,直到1947年英軍才撤離該市。印度獨立后,工業化發展迅速,成為印度南部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并有多條鐵路與公路在此交會。該市分新舊兩城:舊城為商業區,新城為工業區。附近盛產棉花、稻米、油料作物、煙草。印度重要的重工業中心,有機械、電器、化工、飛機、鐘表、金屬加工等工業,還有傳統的地毯編織業、棉紡織、絲紡織和現代化的制革業,生物科技也是它的一個拳頭產業。
市內設有班加羅爾大學、印度科學院、印度科學研究所、農科大學、國家動力研究所等教育研究設施。市內還保留有1761年所建的石造城和古寺院等史跡,古堡中心的旁邊,有廣大的庭園及宏偉的現代化建筑。1958年,得克薩斯公司在班加羅爾建立了一個設計中心,為其他跨國信息技術公司來此設點開辟了道路。

60年代,中央政府把重點國防和通訊研究機構,如科學研究所、國家航空研究所、雷達電子發展公司等設在該市,使該市的信息技術產業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它已經變成印度的科學和技術中心。班加羅爾也是印度最富裕和最有活力的城市,它的崛起,離不開城市南郊的電子城。電子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興建,逐漸發展成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班加羅爾也由此成為“印度的硅谷”。這里不僅有印度知名的因弗塞思公司,還創造了“印度的比爾·蓋茨”—該國首富普雷吉姆,有131家國際大型IT公司在此落戶。班加羅爾是一座“IT化”了的城市。
各檔酒店鱗次櫛比,但游客來此若不預先訂房,很難找到落腳的地方,全球、地區和印度國內的各種IT商務研討會議,排滿了班加羅爾的城市日程。班加羅爾的夜生活十分有格調,“酒館文化”頗為盛行。人們到此可以忘卻宗教、種族、性別的差異,在浪漫的音樂聲中一品清醇而又廉價的印度干啤。不過,享樂并非所有人的目的,很多人來此是洽談商機或找尋工作機會的,還有不少“人才獵頭”穿梭其間,遞給你一張名片,邀請你到他們的公司發展。
印度政府對班加羅爾的IT業發展給予了充分的政策扶持。1999年,印度成立信息科技部,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專門設立IT部門的國家之一。2000年印度IT法案生效,為該國電子商務的穩步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海歸派”對印度IT業的發展也功不可沒,他們為印度帶來了充足的資金和尖端的技術。同時,大量會說英語的廉價勞動力也吸引著西方IT精英公司紛紛將班加羅爾作為發展的橋頭堡。IT業的強勁發展為班加羅爾積聚了大量財富。<
印度2003年IT業創造的產值為120億美元,2009年增至620億美元,而班加羅爾在其中占據了1/3的份額。但是,班加羅爾乃至印度的IT業也面臨不少難題,主要是印度整體經濟不發達、基礎設施落后,特別是人才依然短缺,嚴重影響了當地公司的工作和生產效率,引發許多公司的抱怨和不滿,一些大公司則已陸續在其他城市建起新的研發和生產基地。

印度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